•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龙江新闻
    镌刻英雄之名4
    李兆麟:一腔热血向光明

    □本报记者 马智博

    在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历史脉络中,英雄的名字从未被遗忘。李兆麟,这位东北抗日联军的杰出将领,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不朽的精神丰碑。如今,他的名字镌刻在哈尔滨的街道、学校和公园里,更深深烙印在这座城市的精神血脉中。从兆麟街到兆麟小学,再到兆麟公园,英雄的精神以不同的形式延续,激励着一代代哈尔滨人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一条街道的英雄记忆

    这是一条美丽优雅的街道,夏季繁花锦簇,绿荫成行,街心花园、雕塑小品园景相连,形如一条带状公园;冬天银装素裹,雾凇寒凝枝头,分外妖娆。这也是一条悲怆的街道,一代抗日名将、民族英雄李兆麟,惨遭刺杀于此。这里就是哈尔滨市道里区兆麟街。

    记者从哈尔滨市民政局了解到,1903年,中东铁路局兴建秦家岗火车站的同时,配套兴建了机务段等给水塔设施,并铺设水道管路。之后,在这条给水管道上形成了一条宽敞的街道,因其地下设有管道,故得名“水道街”。

    1945年8月下旬,李兆麟将军率百余名抗联干部,随苏联红军进入哈尔滨协同接管地方政权。1946年3月9日,李兆麟将军在哈尔滨水道街9号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年仅36岁。为纪念李兆麟将军,水道街改名兆麟街。

    今天的兆麟街,北起森林街、南至经纬街,全长1173米,是哈尔滨市中心的一条重要道路。这条街不仅承载着城市的繁华,更成为英雄精神的象征。2011年,哈尔滨市在李兆麟将军遇难地——原水道街9号,现兆麟街88号,建立李兆麟将军纪念馆,用百余块展板和147件(套)珍贵历史文物展示了李兆麟的壮丽人生和丰功伟绩。

    一座公园的永恒纪念

    沿兆麟街北行至森林街,另一处镌刻英雄名字的地标——兆麟公园坐落于此。

    兆麟公园始建于1906年,曾名董事会花园、特别市公园、道里公园等,后为纪念李兆麟将军更名为兆麟公园。1946年8月15日,哈尔滨人民为他建立纪念墓碑,碑上“民族英雄李兆麟将军之墓”11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下方铜板镌刻着松江省政府主席冯仲云撰写的墓志。

    位于兆麟公园北侧的李兆麟将军墓碑,松柏环绕,庄严肃穆。墓前将军雕像巍然屹立,笔直的青松象征着抗日英雄的铮铮铁骨。兆麟公园负责人介绍,这里常年有市民自发献花祭奠,每逢清明时节,前来缅怀的群众络绎不绝。

    公园内,散步的老人步履从容、嬉戏的孩童笑声清脆、拍照的游客记录美好,这幅温馨祥和的画面,或许正是当年抗联将士在冰天雪地中浴血奋战时,用生命憧憬的未来图景。

    一所学校的红色传承

    在兆麟公园的不远处,坐落着另一处以英雄命名的学校——哈尔滨市兆麟小学校。1948年,为纪念民族英雄李兆麟将军,哈尔滨市将始建于1926年的公园小学命名为哈尔滨市兆麟小学校。

    走进哈尔滨市兆麟小学校,红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兆麟博物馆中记录着近百年的沧海桑田,红色记忆长廊、将军展厅承载着兆麟红色血脉的流淌。

    “英雄的名字赋予兆麟小学与众不同的历史色彩与时代使命。我们将红色基因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以民族文化铸魂、以书香阅读润心、以特色活动赋能,构建了独具特色的‘红色办学’体系。”该校教导主任黄海容说。“例如,学校通过校史课程传承红色文化,以将军课程弘扬红色精神,以公园课程拓展红色基地,同时通过节日课程彰显红色传承,并以社团课程丰富红色内涵。”黄海容告诉记者,2024年7月30日,经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批复,授予哈尔滨市兆麟小学校为全国红军小学,并于当年10月进行了授牌授旗。

    从街道到学校、到公园,再到每个人的心中,对李兆麟将军名字的镌刻并非简单的命名,而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它让历史不被遗忘,让英雄永远鲜活。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