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龙江新闻
    镌刻·英雄之名|汪雅臣:黑土地的缅怀和故乡人的召唤

    汪雅臣简介:

    汪雅臣(1911年-1941年1月29日),山东蓬莱县人,中国共产党员,东北抗日联军第十军军长。

    幼年时随家人闯关东来到黑龙江省五常县民意乡。因不堪欺凌投靠土匪,善使双枪,又名汪景龙,人称“双龙”。1930年加入东北军。“九一八”事变后,他不甘做亡国奴,约了几个兄弟携枪离队,回到五常组织抗日活动。1933年春,汪雅臣处决土匪头目,带领弟兄们在拉林河上游一带开展抗日游击斗争,人称“双龙队”。不久带队投奔五常最大的抗日山林队宋德林部,攻打敌人重要据点二十余处,缴获大量军需物资,队伍迅速壮大。1934年春,受赵尚志启发,汪雅臣约集五常其他抗日山林队,在尖山子成立反满抗日救国义勇军,当选首领。

    带队会晤赵尚志的东北抗日联合军,联系中共珠河中心县委,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936年春,汪雅臣部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八军,他任军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带队进攻桦皮场子,进攻西关街日伪军讨伐队据点,在舒兰县朱旗一带设伏,每战都歼灭大量日军。1936年9月,第八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十军,汪雅臣任军长,队伍发展到十九个团、一千余人,以摩天岭和九十五顶子山为根据地予敌重创。1940年,第十军缩编为东北抗联第八支队,汪雅臣为支队长,由抗联第二路军领导。率队攻打五常第二大城镇山河屯,缴获丰厚。据不完全统计,1933年至1940年,汪雅臣率部同日伪军进行大小战斗四百余次,击毙日军一千余人,伪军一百余人,缴获枪支一千八百余支。汪雅臣作战身先士卒,九次负伤。

    1941年1月,由于叛徒出卖,汪雅臣突围中受重伤被俘,伤重壮烈殉国,年仅30岁。

    矗立在雅臣中学里的汪雅臣塑像

    汪雅臣殉国84年了。在他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黑土地上,人们一直用最真挚、最深沉的感情缅怀他。

    五常市沙河子镇蛤蜊河子村更名为双龙村,汪雅臣牺牲地竖立了纪念碑。在五常市五常镇,贯穿城区、长约6000米宽24米的主干道更名雅臣路。这里草木清幽,公园、场馆、商铺林立,市民休闲娱乐之际,对一个个蓝底白字的醒目路标肃然起敬。五常雅臣广场扩建二期浮雕群及纪念墙等纪念设施项目,已列入哈尔滨市“十五五”时期拟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计划。

    雅臣路

    五常市雅臣中学是全市规模最大的高中。每周一升国旗仪式后,都要开展“英烈精神微宣讲”活动。英烈精神主题班会上,学生们扮演英雄人物,演绎英雄故事,对汪雅臣等英烈事迹耳熟能详,作文里饱含家国情怀。“团结互助、吃苦耐劳、百折不挠、越挫越勇,这些宝贵的精神品质在学生身上不时展现,那是汪雅臣英烈事迹在发光发热。”学校团委书记白剑霞这样总结。

    雅臣小学校园里的汪雅臣塑像

    2016年新建的五常市雅臣小学校,校歌是《雅臣荣光》。操场上矗立着汪雅臣的塑像,一楼展厅、各层楼道随处可见汪雅臣伟岸的“身影”。红色教育展室外墙上,汪雅臣的照片和钱学森、袁隆平、邓稼先等著名科学家的照片并排而立;展室里摆放着多部汪雅臣事迹书籍、绘画集,墙上年谱式展示汪雅臣英雄事迹,一组微缩版的泥塑群雕,生动再现了汪雅臣指挥抗联队伍与日寇作战的场景和抗联艰苦卓绝的密营生活。

    泥塑群雕

    2018年,雅臣小学创建“汪雅臣英雄中队”,一年级学生争当汪雅臣事迹小讲解员;二年级下学期开始,每个学生戴上特制的胸标,在庄严的授牌仪式后,全体加入预备中队、正式中队,开启知英雄、学英雄、颂英雄的红色之旅。“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这是我们持之以恒传承汪雅臣将军先进事迹、弘扬抗联精神的初衷,也是我们要担负起的时代责任和光荣使命。”四年级班主任田雪薇告诉记者。

    汪雅臣中队展板

    汪雅臣祖籍山东蓬莱,100多年前随家人移民到五常,84年前牺牲在这片黑土地上。有这样一位普通的五常市民,凭着一股子执着的韧劲儿,让汪雅臣的英雄事迹在他的故乡弘扬光大。

    “自古山东出好汉,我心中的山东好汉就是汪雅臣。”64岁的王德成是五常市长山乡政府退休干部、退伍军人。2020年,他到山东烟台探望女儿,去了当地多个革命烈士纪念场馆,都未发现汪雅臣的名字。只在当地党史研究院,查到一条关于汪雅臣生平的简略记载,那短短的一两句话,让王德成又心冷又心痛。他找到当地政府、党史和抗战史研究机构、老促会、新闻单位,一番自我介绍后,就是大讲特讲汪雅臣的英雄事迹。从被怀疑是骗子和别有用心者,到迎着“实话实说,你到底要什么”的责问,王德成心中那团崇尚汪雅臣、传播东北抗联精神的火团始终没有熄灭。

    在烟台电视台一个栏目组的推动下,王德成终于如愿以偿。2023年,在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蓬莱区革命烈士纪念馆专门开设了汪雅臣烈士展区,展出王德成整理提供的4万字史料、汪雅臣事迹和照片、战斗经历图版、原创塑像等资料,以及五常民间讴歌汪雅臣的曲艺节目视频。当地政府领导被家乡人汪雅臣的抗日事迹深深打动,也对王德成“送英雄回家”之举十分感谢,特别批准王德成成为烟台“史敢当”红色讲师团唯一外聘的讲师。

    几年来,王德成利用每年冬天到烟台看女儿之机,应邀给当地政府部门、学校、社区、厂矿、武警部队等办讲座70多场,还当上了当地多所小学的校外辅导员,跨过白山黑水数千里之遥,将汪雅臣的名字和事迹刻写在英雄故乡的大街小巷。

    今年夏天,烟台市老促会工作人员一行数人专程来到五常,走过雅臣路,在汪雅臣烈士牺牲地纪念碑前,伴着浓浓乡音,为他祭上故乡的一抔黄土、一杯清酒。此情此景,英灵有知,汪雅臣烈士当会含泪而笑吧……

    制作:郭亮;通讯员:沈炳喆;记者:李飞 王志强;摄影:李飞 王志强;视频:李飞 王志强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