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环生活垃圾焚烧厂。
餐厨垃圾处理。
全流程监控。
餐厨垃圾收运。
垃圾处理中。
□文/摄 本报记者 刘瑞
在哈尔滨现代化垃圾处理厂里,一场场神奇的“物质变形记”正在上演:智能分选系统精准分类,厌氧发酵罐转化有机质,高温焚烧炉释放能量,最终生活垃圾完成华丽蜕变,转化为点亮万家灯火的清洁电能和温暖千家万户的绿色热能。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垃圾围城”现象一度成为很多城市亟待解决的环境和民生难题。近年来,哈尔滨市以科技创新破题,构建起“全链条、全量化、资源化”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并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截至目前,哈市平均年处理生活垃圾190余万吨,可发电7.2亿度,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实现100%全覆盖。
科学处理
餐厨垃圾变废为宝
初秋的哈尔滨,凉风送爽,独特的景致和色香味俱佳的特色美食吸引着各地游客。随着市民和游客在外就餐频次增加,冰城各大饭店每日产生的餐厨垃圾量也迎来高峰。
9时,一辆餐厨垃圾专用收运车准时停靠在南岗区长江路的一家火锅店门口。垃圾收运员和饭店工作人员将垃圾桶推到餐厨垃圾收运车旁,垃圾收运车自动“抓住”垃圾桶边缘,将垃圾倒进垃圾车的“大肚”内。
该饭店负责人孙先生告诉记者,自2012年饭店开业以来,每天产生的餐厨垃圾量一直较大。“过去让一些私营企业收走,不卫生也不放心。2018年,我们与哈市特许餐厨垃圾经营公司签订收运协议,每天定时专车转运餐厨垃圾,既省事又环保。”孙先生说。
10时30分,记者在位于香坊区的哈尔滨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现场看到,刚返回的10余台餐厨垃圾收运车依次进入预处理单元,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车辆将餐厨垃圾卸到浆化机中,餐厨垃圾随即被刀盘破碎制浆……
“预处理单元将餐厨垃圾进行有机物和油脂分离,与一般生活垃圾相比,餐厨垃圾内含有水分,还有其他垃圾,因此分选程序非常复杂。”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餐厨垃圾处理过程分为预处理单元、厌氧单元、沼渣脱水单元、沼气净化单元等。预处理单元将餐厨垃圾进行有机质和油脂分离,分离出的有机质进入厌氧发酵罐产生沼气,沼气经净化脱硫后进入燃气锅炉产生蒸汽供生产使用,剩余部分沼气则用于厂区发电。
“通过专业的垃圾处理设备,让餐厨垃圾变废为宝,提取的油脂最终加工成工业级混合油,出售给有资质的企业进一步加工制成生物柴油、航空燃油等原料。真正做到餐厨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利用。”该负责人说。
“扩建+新建”
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提升
在居民日常生活中,其他垃圾是产生量较大的一类生活垃圾。哈尔滨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其他垃圾最常见的处理方式是焚烧发电。那么,其他垃圾如何通过焚烧进行发电呢?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阿城区的光大哈电生活垃圾焚烧厂,中央控制室内一块电子大屏幕上显示着垃圾进厂到焚烧全流程的监控画面。中央控制室相当于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神经中枢”,垃圾运输车从进入厂区到垃圾焚烧、发电、烟气废渣处理等环节,以及燃烧调整、环保参数控制等,全部可以在中央控制室内实现计算机远程自动化控制和监视。
来到主厂房内的参观通道,厂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垃圾焚烧发电过程,实际上是一系列能量转换过程,“首先,垃圾在焚烧炉内燃烧,化学能转变为蒸汽热能;在汽轮机内把蒸汽的热能再转变为轴旋转的机械能;最后在发电机内把机械能转变为电能。”
相关资料显示,垃圾焚烧发电,可使垃圾体积减少90%、重量减轻80%,产生的电还能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近年来,哈市聚焦“一扩建、一新建”重点工程,全力推进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其中,扩建位于松北区的京环生活垃圾焚烧厂,新建位于阿城区玉泉固废综合处理园区的光大哈电生活垃圾焚烧厂,以满足垃圾处理工艺升级和未来垃圾增量需求。
2021年底,伴随着日处理能力2250吨的光大哈电生活垃圾焚烧厂和日处理能力1800吨的京环生活垃圾焚烧厂相继投产,九城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跃升至6550吨/日,为哈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完善体系
设计总处理规模超垃圾日产量
生活垃圾处理水平折射城市治理能力。它不仅关乎市容整洁,更维系着生态安全与资源循环。“十四五”期间,哈市推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城乡固体废物分类治理专项规划(2019—2035年)》落地实施,在城乡环境整治与固废处理领域取得显著成效。
哈尔滨市城管局环卫中心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九城区平均日产生活垃圾5000余吨。目前,城区已建成并运行4个垃圾焚烧处理厂、1个餐厨垃圾处理厂,设计总处理规模达7050吨/日,远超生活垃圾日产量。
据介绍,近年来,哈市各大垃圾处理厂采用“分类后的其他垃圾全量焚烧+炉渣综合利用+飞灰螯合稳定化后安全填埋”的技术路线,成功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垃圾焚烧不仅大幅减少土地占用,更将垃圾转化为清洁电能,实现资源再生利用。据估算,每焚烧1吨垃圾可发电400度,全市年产190余万吨生活垃圾至少可发电7.2亿度,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显著。
与此同时,九县(市)也紧跟步伐,以焚烧为主导技术路线,持续提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中的焚烧占比。2023年6月,五常市设计日处理能力600吨的垃圾焚烧厂建成投用,有力推动全域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稳步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