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龙江新闻
    ​主题征文选登|东北抗联精神:永不磨灭的英雄气
    “传承弘扬东北抗联精神 夯实对党忠诚思想根基”

    在祖国最东北、白山黑水间,东北抗日联军在极端困苦中坚持抗争14年,艰苦、残酷、壮烈程度,前所未有、世所罕见。这支“中国共产党创建最早、坚持抗日时间最长、条件最为艰苦的抗日武装力量”,白刃喋血、奋战苦斗,在生与死、血与火的磨砺中熔铸成以“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为基本内涵的东北抗联精神。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再次叩开尘封的历史闸门时,气贯长虹的英雄气直抵人心,让我们深刻理解“革命胜利因为什么、绝处逢生依靠什么、继续前进需要什么”。

    这是一部赤胆忠诚的英雄史诗。东北抗联精神告诉我们,革命胜利必须依靠党的坚强领导。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山河破碎、民族危亡,中国共产党第一时间发出抗日檄文,点燃了救亡图存的燎原之火。随后,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周保中等大批党的骨干紧急奔赴东北,团结带领那些“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奋起抵抗。东北抗联自创建之日起,就坚信党是抗日救国的指路明灯,把坚持党的领导看得高于一切,忠诚于党成为东北抗联将士根植内心、触及灵魂的政治品质。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东北抗联各级指挥员身先士卒、前仆后继,在惨烈的战斗中,许多高级干部英勇献身,部队也遭受了重大损失。但抗联将士们始终高举抗日旗帜,团结东北各族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与日本侵略者殊死斗争,在长达十余年的艰苦岁月中主动出击、频繁作战,沉重打击了敌人,彰显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意志和坚定的抗战决心。中共中央对东北抗联的艰苦斗争给予很高评价,早在1938年11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在给东北同胞的电文中称赞东北抗日军队是“在冰天雪地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苦奋斗之模范”。

    这是一面意志坚定的精神旗帜。东北抗联精神告诉我们,绝处逢生源自坚定的信念意志。日寇频繁“讨伐”、严酷封锁,一尺布、一斤棉、一粒粮都不准外运,东北抗联部队经常陷入“给养断绝”“弹药奇缺”的绝境,只能以吃草根、嚼树皮、喝雪水果腹,在朔风凛冽、滴水成冰的极端恶劣环境中生活战斗。尤其1938年以后,孤悬敌后的东北抗联,在几十倍于己的强大敌人面前,在挑战生命极限的环境下,没有被吓倒和屈服,表现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杨靖宇将军在孤军奋战中发出“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的诘问,赵尚志将军喊出“死也要死在东北战场上”的誓言,陈翰章将军面对剜目割舌之刑仍痛斥日寇——他们以血肉之躯,铸成不可折服的民族脊梁。正是这种坚如磐石、不可动摇的坚定意志,支撑着东北抗联在长达14年“雪里吃,火里睡”的炼狱考验中,顽强生存、浴血战斗。那些坚毅笃定的目光、慨然前行的身躯,是密林篝火中映照出的民族韧性,是风雪冻馁中挺立的傲然风骨,是一个伟大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

    这是一簇永恒不灭的斗争火种。东北抗联精神告诉我们,继续前进需要弘扬遗志、顽强斗争。东北抗联精神,是忠诚铸就的丰碑,是热血浇灌的信仰,是冰与火淬炼的英雄气、民族魂,它在历史深处闪耀,又在新时代新征程中重新燃烧,成为我们灵魂深处永不熄灭的灯塔。当前,全球形势云谲波诡,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尤需从东北抗联精神矿藏中汲取斗争力量。当“躺平”思潮悄然蔓延,当精致利己主义偶有抬头,抗联战士“未惜头颅新故国”的牺牲精神如当头棒喝,提醒我们个体命运与国家前途血脉相连;在百年变局加快演进的风浪中,抗联精神教会我们,唯有以“风雨侵衣骨更硬”的坚韧意志迎击挑战,才能于惊涛骇浪中行稳致远。未来,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拿出坚如磐石的韧劲,以压倒一切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上,在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号角声中,当民族复兴伟业召唤勇毅前行,当个人奋斗融入时代洪流,东北抗联精神必将持续照亮我们穿越风雨、走向光明的壮阔航程,用伟大奋斗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作者:黑龙江省党的建设研究会特邀研究员、省纪检监察干部学院副院长任红禧)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