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龙江新闻
    回眸“十四五”·访谈丨奋力答好新时代新征程“林区三问”新答卷
    访伊春市市长苑芳江

    □本报记者 贾红路

    “‘十四五’以来,伊春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让老林区焕发青春活力’政治嘱托,聚焦答好新时代新征程‘林区三问’新答卷,统筹推进‘两区四地五城’建设、‘双融合’促进‘双振兴’,以科技创新催生‘1234’现代化生态产业新质生产力,林区高质量转型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伊春市委副书记、市长苑芳江在接受采访时说。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面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稳固。坚持“三绿”并举、“四库”联动,争创美丽中国先行区,坚决扛起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政治责任,被确定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首批绿色龙江先行区建设城市、东北地区首个地市级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地区。一是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不动摇。创新建立“生态总长”工作机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52万平方公里,占市域总面积46.4%,建成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23个、67万公顷。坚持造林与护林并重,高质量完成小兴安岭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建设,成功申报中央财政国土绿化示范项目,森林蓄积5年间净增5000万立方米以上,实现森林火灾“零发生”,小兴安岭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快提升。二是对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零容忍。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环境空气质量指数达标天数年均360天以上,成功创建我国北方第一个全域性“天然氧吧城市”。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100%,4条河流被评为省级美丽河湖,呼兰河铁力段入选全国幸福河湖优秀案例。三是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化路径。经中国林科院评估,2021年全市森林和湿地资产总价值达1.6万亿元。着力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省级试点建设,促进“资源—资产—资本—财富”转化,林业资源特许经营权转让项目贷款到位资金16亿元。大力发展碳汇经济,每年新增碳汇超1800万吨,伊春森工集团入股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溪水林场被确定为国家森林碳汇试点。在全省率先开展GEP核算,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核算,全市生态产品总值每年为4240亿元。

    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因地制宜发展绿色新质生产力,林区经济转型动力不断增强。着力构建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加快打造中国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国际森林冰雪运动目的地、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以对俄为重点的对外开放新高地。一是全力把旅游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以森林康养为主攻方向,以冰雪运动为引擎牵动,锻长板、补短板,2024年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分别比2020年增长165%、269%,被评为“中国康养旅游城市”“中国康养旅游目的地”“冰雪旅游十佳城市”。聚力“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配套,全面实施A级景区提升行动,开通“林都号”“伊春号”高端旅游列车和2条省内旅游串飞航线,全面擦亮“好客伊春”“诚信伊春”服务品牌。二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全市建成坚果、浆果、食用菌、中药材、冷水鱼等特色种养基地205个,森林食品龙头企业发展到63家,52款产品入选“黑土优品”,67款产品入选“九珍十八品”。坚持以桦树汁、刺五加为突破口,全市桦树汁生产企业由2020年2家发展到目前23家,2025年采收量达13万吨;全市刺五加种植抚育面积近百万亩,加工转化率近70%。三是坚持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着力建设绿色矿山、智能矿山,建龙西钢钢产量占全省60%以上,鹿鸣矿业钼精矿年处理能力超1500万吨。坚持“风光水蓄”一体化开发,投资超百亿元的五星抽水蓄能电站加快建设,全市新能源装机容量980兆瓦,比2020年增加75.3%。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累计建设5G基站2260个,305户企业接入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生物医药产业园等5个生物经济项目竣工投产。

    坚持转型发展、民生为要,竭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林区群众生活品质持续提升。一是努力办好群众所盼所需民生实事。坚持就业优先,2021年以来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5万人,2024年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2020年增长25.3%、29%。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5.1%,义务教育加快向优质均衡迈进,2025年高考本科入段率超80%。县域医共体实现全覆盖,新建公办养老院5个、全民健身设施项目42个,铁力市入选全国健康县区建设优秀案例。二是扎实推进乡村林场“双振兴”。坚持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以发展乡村林场特色民宿产业为牵动,成功创建省级美丽宜居村庄56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2个、全国“十佳林场”1个,打造民宿试点村(场)13个,新增特色民宿71家,获评全省五星级民宿3家、全国甲级民宿1家。三是着力完善城市功能品质。加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2021年以来累计改造老旧小区552.7万平方米,新建及改造供热、供水、排水管网567公里,嘉荫县朝阳镇获批全国六个边境小城镇建设试点之一。哈伊高铁、鹤伊高速等重大交通项目加快建设,汤嘉公路建成通车,林都机场功能拓展,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日益完善。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八连冠”,成功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连续3次荣获“长安杯”,被授予“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林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