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龙江新闻
    昔日抗联战场 今朝发展热土⑧|夜袭汤原照肝胆 薪火相传谱新篇

        抗日烽火,硝烟散尽;威武不屈的战斗精神和民族气节,永远在白山黑水间传颂。

    1937年的东北大地,日军铁蹄肆虐,松花江下游的汤原县成了殖民统治的重灾区。日军在此修筑碉堡工事,设立守备队、警察署等机构,对百姓实施残酷统治。同年5月初,抗联六军参谋长冯治纲根据在敌营隐藏的特工人员王春林、李心善等人传送的情报,得知伪军三十八团正在换防,城内防务空虚,夜袭汤原时机已经成熟。

    汤原县全景图

    5月18日凌晨,汤原县城的夜色被一场精心策划的“惊雷”劈开。抗联六军与群众武装共300余人,在冯治纲的率领下,趁夜悄然逼近汤原县城,王春林、李心善等人进行内应。抗联六军兵分三路向城内发起猛烈进攻——一路进攻部队像一把锋利的尖刀插入城内,封锁了日军守备队的营房,掐断了电灯、电话线,不明情况的日军守备队乱作一团;二路进攻部队越过城墙,直扑县公署院内,迅速分兵直捣日本官吏宿舍,日本参事官宫地宪弋、警佐齐藤宽和警长佟宝珍、唐玉山等人被当场击毙,李心善不幸在遭遇警察守卫队抵抗时牺牲;三路进攻部队运用里应外合的策略,巧妙地俘虏了负隅顽抗的几十名日伪警察,打开了监狱及武器库,救出全部被关押的抗联战士及无辜群众70余名,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取得了夜袭汤原的重大胜利。

    “夜袭汤原”经典抗战故事石雕

    八十余载岁月流转,汤原县褪去战火硝烟,在党的领导下焕发新生,成为三江平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如今的汤原县是国家一类革命老区、国家生态示范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示范县、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国家级中药材地理标识认证县、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国家级“避暑旅游目的地”、中国(黑龙江)特色气候小镇。从当年的烽火战场到如今的发展热土,汤原县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前行,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新篇章。

    04b73743-764e-44f8-a500-ca9d8cbc3ccc.jpg

    东北抗日联军密营纪念馆

    汤原县农机产业相关产品展示

    近年来,汤原县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产业振兴的核心引擎,聚焦奶乳一体、现代机械制造、农产品精深加工、现代畜牧、清洁能源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成功招引项目落地92个,总投资规模达到201.2亿元。在融入区域发展大局中,汤原全力打造百家企业百亿产值的高质量发展园区,逐步构建起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良好发展格局。谱华威乳业已实现自主牧场自主奶源,现代化的厂房内,流水线有条不紊地运转着,一罐罐优质乳制品从这里产出,远销东南亚及中东地区,而备受期待的婴幼儿配方液体奶也即将面世,将为企业发展再添新动力。振华机械自主研发的12行大型履带式鲜食玉米收割机,打破了国外技术的封锁,将鲜食玉米收割机的价格降低了40%。红亮农机的多功能转运机、华远农机40迈高速履带等机械,也为汤原县现代农机产业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在2024年县域经济综合排名中,汤原县成功挺进全省“第一梯队”。

    6857b4a7-bc61-4181-be14-aeeddb6d7ac8.jpg

    汤原县振华机械研发的自走履带式鲜食玉米收获机

    谱华威乳业生产车间

    汤原县300万吨粮食仓储物流园

    汤原作为农业大县,水利工程建设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引汤工程”从1958年至今,历经一个甲子的建设,至2014年,已建设完成干渠长度60公里,灌溉面积20余万亩,每年可增加粮食产量2.29亿斤,惠及农民6.2万人,是国内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434座大型工程之一。2024年,汤原县启动“引汤续建”工程,即引汤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计划新建、改扩建引汤工程干支渠12条103.6公里,预计新增灌溉面积20.24万亩。

    ec889658-c6c7-4555-b888-36370d7a8d33.jpg

    汤原引汤渠首枢纽工程

    不仅如此,文化旅游产业也在蓬勃发展。汤原深挖红色文化与自然资源,让红色基因得以传承,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汤原以汤亮公路为主题,打造百里景观大道。凭借汤旺河、亮子河等自然风光发展生态旅游,打造的汤原大峡谷漂流、引汤露营地等特色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观光度假。文化旅游不仅带动了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发展,更提升了“抗联胜地、山水汤原”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东北抗联密营遗址纪念馆,成为省委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和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吸引参观者数万人。

    林间溪流烟雾袅袅

    汤原大峡谷漂流

    56d360d5-1722-4161-8dfe-9fea6d3c801b.jpg

    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木栈道

    抚今追昔,从烽火连天的“夜袭汤原”到如今的繁荣发展,汤原的巨变见证了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当年,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换来了和平与安宁;如今,我们更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果,传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浪潮中书写更精彩的发展篇章。

    记者:刘大泳;摄影:张文静 刘大泳;视频:张文静 刘大泳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