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龙江新闻
    铭记抗战历史 致敬抗联英烈·血脉传承②|刘耀庭孙子刘晓明
    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先辈精神

    刘耀庭。

    刘晓明到大学宣讲。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报记者 蔡韬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记者近日见到了刘晓明。走进刘晓明的书房,“龙江最美退役军人”的书法匾额挂在正中,在众多奖励中,他最看重这份沉甸甸的荣誉。

    “父亲讲给我的有关爷爷刘耀庭在白山黑水中抗击日寇、保家卫国的一幕幕常会浮现在眼前……” 刘晓明说。刘耀庭原名刘景春,出生于河北省宝邸县,1939年初参加了东北抗日联军,任第6军军部副官、12团代理团长。1939年9月7日,他率部在讷东唐火犁屯与敌人交火,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刘晓明的父亲刘树林(原名刘贵)也是一名抗联战士。随父从军后,在1939年12月的一次作战中,身中两弹,身负重伤,后被评定为二等乙级伤残军人。在刘晓明小时候,父亲常向他讲述当年爬冰卧雪作战的艰辛,告诉孩子们要珍爱来之不易的一切。

    “在我们家,处处都是爱国主义的课堂。”刘晓明经常回忆这些难忘的历史。

    2020年9月3日,刘晓明回到了爷爷成长并战斗过的讷河市,参加了在烈士陵园举行的纪念活动,并把他自驾穿越被称为“死亡之海”的罗布泊无人区时带回来的胡杨树标本捐赠给讷河市烈士陵园。他觉得三千年不死不倒不朽的胡杨,像极了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与敌人作战的东北抗联,并请抗联老战士李敏题写了“东北抗联精神永存”8个大字。

    刘晓明还向哈尔滨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馆捐赠了爷爷刘耀庭的革命烈士证书等13件(套)史料和文物,其中包括李兆麟将军签发的珍贵的《抗联第六军军部关于召开刘耀庭烈士追悼会的通令》,还有父亲保存的奖章、勋章、老照片等物品。

    他用10余年时间寻访抗联战士,到中央档案馆等地搜集史料,并历时两年执笔创作了25万字纪实文学《族魂》。这本著作被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全国各烈士纪念馆等收藏。作品撷取的大量东北抗日联军珍贵翔实历史资料,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退休后,刘晓明开始书写红色故事,并将出版发行的《族魂》《水莲花》两部书的全部收入捐赠给了东北烈士纪念馆。他在宣讲路上从未停歇,先后走进高校、机关等开展宣讲活动,被聘为省“橄榄绿”、市老兵宣讲团成员。

    退伍不退志、退役不褪色,把军人的好传统、好作风、好思想,用来做好事,举善事,行公益。刘晓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一朝披军衣,一生做公益;一朝从军路,一世家国情。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