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麟像。新华社发
李海滨。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报记者 孙思琪
在李海滨的童年记忆里,“李兆麟”这个名字既熟悉又陌生,“父亲极少提及爷爷的事迹,唯有每年3月9日雷打不动的扫墓仪式,在我心中刻下深深的烙印。”
“父亲对我们要求十分严格,常说‘即使不能为爷爷增光添彩,也决不能给他抹黑’。”李海滨回忆道,小时候,东北抗联精神对她而言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但爷爷李兆麟的形象,就像一座巍峨的丰碑,矗立在心中。随着年龄增长,这份崇敬逐渐化为她的行动准则。“做一个正直的人,不给爷爷丢脸,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奋斗、发光发热,就是对他最好的告慰。”李海滨说。
退休后,李海滨重走了李兆麟将军战斗过的黑土地,在黑龙江的深山密林间,在当年抗联密营的遗址旁,追忆李兆麟带领抗联将士爬冰卧雪、浴血奋战的故事。爷爷李兆麟逐渐在李海滨心中形成了一个立体而鲜活的英雄形象。在她眼中,爷爷是能文能武的革命者,在东北坚持抗战。
近年来,李海滨积极投身东北抗联精神宣传工作,走进学校、社区,向青少年讲述抗联历史。“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神内涵包括坚定的信仰信念、高尚的爱国情操、伟大的牺牲精神。这正是当下社会最需要传承的精神力量。”李海滨说。
“东北抗联精神是祖辈留给我们的财富。”李海滨介绍,这种精神对当代青年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能够引导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培养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在新时代的舞台上贡献青春力量,勇担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