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尔滨市延寿县奋斗东社区留守儿童“童心港湾”的暑期教室内,挤满了来自各乡、镇、村屯的留守儿童,他们仔细听大学生志愿者的讲解。航天发射、小发动机、化学实验、韵律舞等知识让孩子们全神贯注,大学生志愿者生动易懂的讲解成功捕获了孩子们的心。
盛铭杰为留守儿童讲解科学知识
2025年暑期,黑龙江省希望工程“情暖童心·乡伴童行”公益项目在全省范围内实施,500余名大学生深入全省各地乡村,为留守儿童送去知识,送去温暖的陪伴。
“分子里面是原子,原子里面还有原子核;X射线是谁发现的?航天飞机咋就能飞出大气层之外呢?”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大三学生盛铭杰第一次参加这种志愿者支教活动,讲课的声音中还略带紧张。“第二排的小胖子,你说说,X射线是咋回事?”被问到的小胖子一脸尴尬地坐在原地回答说:“老师,我才小学3年级,我真不知道。”现场其他孩子一下被逗笑了。“不知道没事,老师仔细讲给大家。”
延寿县的留守儿童王佳鸣仔细听志愿者的讲解
“当年,我就是一名留守儿童,我太知道留守儿童的心里感受了,虽然我是第一次给孩子们当老师,但我很认真地去准备课程,我想利用这短暂的时间陪孩子们度过一个难忘的暑期。”上完科学课后,盛铭杰和记者闲聊时还带着激动的情绪。
“非常感谢大学生志愿者,我们奋斗东社区童心港湾已经设立7年,每年都有1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在这里义务为留守儿童当假期辅导员,这几年下来,280多名留守儿童在童心港湾里得到志愿者的关怀和爱。希望工程的火种在这里温暖了我们每一个人。”提及“情暖童心·乡伴童行”公益项目,延寿县奋斗东社区支部书记张永永感慨万千。
哈工大的志愿者指导留守儿童制作电动机
大学生志愿者为孩子们讲解中医知识
延寿县奋斗东社区的“童心港湾”只是公益项目在全省实施的一个缩影。自2015年共青团关爱留守儿童“情暖童心·乡伴童行”公益项目启动以来,经过10年的摸索与创新,黑龙江省公益项目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截至目前,共有来自省内外200余所高校1.5万人次志愿者参与其中,公益服务地覆盖全省85个乡镇,受益留守儿童达2.7万人次。
大家一起唱歌
“情暖童心·乡伴童行”项目实施10年,离不开众多志愿者、团队和地(市)高校团委的默默付出与无私奉献。大学生志愿者利用寒暑假期返乡,就近或集中前往少年儿童阵地、社区等,通过开展假期日间陪伴照料、课后辅导、心理疏导等形式的活动,让留守、困境、流动及乡村有需求的少年儿童的假期更加有意义且丰富多彩,孩子们在学习成绩、课余生活、思想观念、视野等方面均有积极变化。大学生志愿者也在付出的同时,收获了孩子们的信任与依赖,在个人的生涯规划中融入了更多的公益正能量和使命担当。
记者 郭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