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龙江新闻
    铭记抗战历史 致敬抗联英烈·抗联密营探秘⑥|朝阳山东北抗联密营
    368处遗迹记录烽火岁月

    中共北满省委遗址。

    仿建的地窨子。

    □文/摄 本报记者 赵吉会

    在五大连池市东北60公里的莽莽林海中,朝阳山东北抗联密营遗址群在密林深处悄然诉说着抗战岁月。近日,记者探访朝阳山东北抗联密营核心区——大横山遗址区,倾听抗联烽火岁月在森林深处的回响。

    地窨子里的抗战岁月

    据介绍,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1939年5月在朝阳山设立总指挥部,李兆麟任总指挥,许亨植任总参谋长,后冯仲云任总政治部主任。为了抵御日军围剿,抗联第三路军在朝阳山搭建秘密营地。朝阳山方圆百余里,中心区的三座大山连绵数十峰,地势险要,是一个既有利于主动出击,又便于迂回转移、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1939年日军推行“归屯并户”制造无人区后,密营成为抗联生存命脉:被服厂、修械所、临时医院隐于参天古木间,维系着“孤悬敌后”的抗日火种,是集密营、军事基地、后方基地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军事设施。

    “朝阳山抗联遗址群有大横山、小边河、小金河、石莹山四大遗址区,五大连池市依据史料,仿建和恢复了当年抗联各机关、部队驻地的原貌。目前这里保留着中共北满省委机关、第三路军总指挥部、军政干校等重要遗址30余处,战壕、地窨子等密营遗迹368处。”朝阳山红色景区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宋丽红介绍。

    踏着青石板,走在缓坡上,记者一行徒步上山。不多时,便汗流浃背,气喘吁吁。然而,80多年前,密林深处荆棘丛生,哪里有路?抗联战士们要忍着饥饿,在深雪没膝、头顶子弹呼啸中完成这样的攀爬。

    行至东山口警卫班遗址旁,一处被腐叶半掩、三米见方的地窨子展现在眼前。“这是仿建的当年第三路军战士的‘地下营房’,人们叫它‘地窨子’。”宋丽红说。

    在东北方言中,“地窨子”意为半地下的窝棚。抗联战士将其改造成生存奇迹:选择向阳山坡,向下挖2米深坑,用原木做墙,桦树皮当瓦,覆以厚土积雪。看似简陋的结构却暗藏玄机。底层铺30厘米厚松针,中层是火炕烟道,顶层是用乌拉草编织的“草被”;利用桦树皮卷做通风管,既保证空气流通又不暴露位置;出入口藏在倒木或巨石后,撒上陈旧积雪消除痕迹。

    “小小的空间,常常要挤下多名战士。大家必须侧卧如沙丁鱼,靠体温相互取暖,翻身都需要统一口令。”宋丽红介绍。

    “将军树”的时空重逢

    行至山腰,一棵有百余年树龄的老树宛如历史长河的守望者,静静矗立,人们称这棵树为“将军树”。

    原来,1986年,五大连池市组织抗战老兵来朝阳山踏访,曾任李兆麟将军警卫员、机枪班班长的抗联老战士马云峰,在上山途中忽然发现了这棵树。时年89岁高龄的老人扑向将军树,老泪纵横地说:“这是将军每次想事儿和开会的地方!”

    1939年~1940年间,李兆麟和冯仲云在此指挥了震惊北满的系列战役:奇袭克山县城,炸毁12架日军战机,颠覆满载军火的列车……指挥所遗址旁的石碑记载着,抗联第三路军在此取得歼敌2000余人的辉煌战果,开创了北满地区抗战的新局面。

    再往山上走,是抗联第三路军的大本营。1940年7月19日,日伪军骑兵“讨伐队”袭击朝阳山密营,朝阳山保卫战打响。掩护李兆麟撤退后,第三支队政委赵敬夫返回驻地接应其他同志,不幸中弹牺牲;机要秘书兼电台台长崔清秀被敌人包围,他在牺牲前最后一刻拼尽全力捣毁了电台;赵一曼在哈尔滨工运中最亲密的战友、北满抗日斗争中卓越的党务和政治工作者张兰生也在这次战斗中长眠在朝阳山上,年仅31岁。

    困境中的信仰火种

    “朔风怒号,大雪飞扬。征马踟蹰,冷气侵人夜难眠。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重走抗联路,记者耳边回荡着这首《露营之歌》的旋律。据资料记载,《露营之歌》是李兆麟等人写下的,寥寥数语反映了抗联战士们艰苦的生存环境。

    抗联老战士李敏生前踏访朝阳山抗联密营遗址时曾表示,“当时没有想过能活着离开朝阳山,把在这里的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过。”

    除了敌人凶残的“围剿”和“讨伐”,抗联将士也面临着极端艰苦的自然环境:夏天,没有粮食时,他们只能靠猎杀野兽、采集蘑菇和野果充饥;冬天,大雪封山,野兽也不见踪迹,他们用橡树籽磨成面,做成大饼和橡子面糊;在极端缺乏食物时,树皮、草根也成为常用食物,乃至鼠肉都是抗联战士们活下去的希望。

    从未熄灭的信仰,钢铁般的意志,是抗联战士在至暗时刻依然守候黎明的真正密码。这支穿越80多年风雪依然滚烫的信念火种,早已融入白山黑水,成为这片土地最深沉的精神基因。

    据朝阳山红色景区发展服务中心主任路晓东介绍,近年来,五大连池市高度重视朝阳山抗联密营遗址的保护开发利用,成立了朝阳山抗联红色景区发展服务中心。先后投资1.8亿元建成了东北抗联博物馆五大连池分馆、朝阳山抗联红色文化公园等,将朝阳山抗联密营遗址群建设成为东北抗联精神现场教学基地、红色教育基地、红色研学基地、红色旅游胜地。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