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原文
要在一体推进学查改上下功夫,把党员干部个人查摆整改与组织查摆整改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把作风硬要求变成硬措施、让铁规矩长出铁牙齿,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
——2025年5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的讲话
□凌伶 本报记者 李晶琳
麦浪飘香,夏意正浓。龙江大地上,深刻的作风变革澎湃涌动,为黑土地的振兴发展增添强大动能。
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一条重要经验。省委以“勤学习强能力、重调研善谋划、优作风重实干、抓落实提质效”为重点,驰而不息深化能力作风建设,推动全省广大党员、干部以更新理念、更强能力、更实作风投身改革发展。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提高政治站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职责定位,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超常规大纵深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以钉钉子精神把作风建设一抓到底,推动全省上下形成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良好发展局面。
泰来县纪委监委依托“民情会客厅”,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单良摄
精准监督 动真碰硬纠治作风顽疾
2月25日,全省深化能力作风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对全省能力作风建设提出更高要求、作出更细部署。随后,又密集召开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全省招商引资大会,充分释放出省委坚定不移深化能力作风建设,全力以赴抓作风、优环境、促振兴的强烈信号。
在省级领导干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开班式上,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边学文以《持续擦亮新时代作风建设“金色名片”》为题作专题辅导。
持之以恒推进能力作风建设,纪检监察机关既是重要参与者,也是监督保障者。全省纪检监察机关聚焦护航龙江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深刻把握作风建设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强化提示提醒、专项检查、明察暗访、严查快处、通报曝光、警示教育,精准靶向纠治作风顽疾。
省纪委监委对相关制度文件进行梳理,形成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负面清单200条,编印典型案例汇编,以身边事教育警醒身边人。对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大操大办、公款旅游等作风问题毫不手软,对加重基层负担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果断纠治,对隐形变异新动向准确识别,对学习教育期间顶风违纪问题严肃查处。
今年4月起,省纪委监委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问题专项整治,聚焦重点领域、重要岗位、重要环节,紧盯“关键少数”、基层一线,着力整治空喊口号、避难避责,懒政怠政、推诿扯皮,擅权滥为、以权谋私等5方面18大类问题,动真碰硬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党员干部以扎扎实实、踏踏实实、求真务实优良作风,投身改革、锐意改革、建功改革。
省纪委监委持续深化违规吃喝问题专项整治,紧盯借违规吃喝结成小圈子、小团伙,严查“吃公函”“吃食堂”“吃老板”“吃下级”等突出问题。坚持惩教并举,通过制作播发纪法动漫视频、在省廉政教育基地开辟违规吃喝问题警示专区、发放警示教育纪法宣传册等方式,教育引导全省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严守纪律红线、拧紧作风之弦,自觉抵制违规吃喝行为。
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督促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以优良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持续向上向善。
宁安市纪委监委“室组”联动,深入农机生产销售企业,实地走访了解企业诉求。甄忠旭摄
用情用力 以优良作风让群众可感可及
近日,我省“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一件事’”改革取得新成效。个体户转型企业全流程办理时间由26个工作日减少到最多1.5个工作日,跑动次数由10次减少到最多1次,递交材料由原来的20份减少到8份,办理环节由10个减少到1个。截至目前,已有近3000户个体工商户从中获益。
从政务服务加速度,到惠企服务有温度;从成功举办一届筹办时间最短、比赛场馆利旧率最高、参赛国家和地区及运动员数量最多的亚冬会,到政府“高效办成一件事”经验全面推广……黑龙江正以实干之风擎起高质量振兴发展新高度。
省纪委监委把监督推进优化营商环境纳入年度政治监督工作要点,在全省开展破坏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紧盯破坏营商环境、阻碍高质量发展、损害企业和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严查背后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以有力监督助力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
“我们与省营商局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共享相关数据和企业反馈问题,完善问题线索移送工作机制,不断提升精准发现问题的能力。”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
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定期梳理信访、巡视巡察、审计等部门移送的问题线索,发挥各级营商环境监测点、特约监督员作用,采取定期走访、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方式,及时征求意见建议,摸清情况、发现问题,护航企业健康发展。
干部作风好不好,群众的感受最真切,群众最有发言权。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把老百姓的问题清单作为作风建设的任务清单,以决战的样子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强力整治“校园餐”、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医保基金管理、养老服务等领域突出问题,切实把整治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用情用力持续办好民生实事,以整治成效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激励关爱 引导党员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
作风正则人心齐,人心齐则事业兴。加强作风建设,要树立鲜明导向,激励干部大胆干事创业。
省纪委监委坚持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注重释放监督执纪执法正向效应,打出精准处置、规范问责、惩治诬告、澄清正名、跟踪回访“组合拳”,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引导党员干部勇挑重担、敢做善为。
实事求是是纪检监察工作的生命线。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坚持务实唯实求实,把实事求是贯穿监督执纪执法工作始终。认真学习贯彻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不断增强法治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结合开展“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作出“七个提升”行动部署,组织开展办案规范化、案件质量“双评查”,全流程规范信访办理、线索处置、措施使用、纪法适用等工作,持续提升依规依纪依法办案质效。
诬告陷害行为严重损害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旗帜鲜明严惩诬告陷害,准确区分正常检举控告、错告同诬告陷害等行为的界限,做到审慎从严、不枉不纵,彰显向诬告者亮剑、为实干者撑腰的鲜明导向。
“对受到失实检举控告、符合澄清正名条件的党员、干部,及时启动澄清正名程序,帮助受到不实举报侵扰的党员、干部卸下包袱、轻装前进,以组织担当保护干部担当。”省纪委监委法规室有关负责同志表示。
为使受处分干部真正认错悔过、重燃干事热情,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回访教育作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有力举措,以“暖心”换初心,做深做细思想政治工作,加强跟踪回访结果运用,对彻底改正错误、工作表现突出的干部,支持组织部门大胆用起来,鼓励“跌倒”干部勇敢站起来,促进干部从“有错”向“有为”转变。
“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全省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刻把握作风建设形势任务,扛牢使命责任,推进作风建设常态长效,为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坚强作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