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作为2025太阳岛企业家年会的重要内容,“晋”享数字 智“绘”未来——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哈尔滨太阳岛花园酒店举行。本次论坛汇聚政企学研各界力量,集中展示山西数字赋能多领域发展的创新成果,为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搭建了重要交流平台。此次论坛旨在明确数字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助力释放产业优势、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
新华社副社长刘健
论坛上,新华社副社长刘健、中国联通山西省分公司总经理谢华等嘉宾先后发言,结合各自领域阐述对数字经济发展的见解。“数字山西”推介分享环节亮点纷呈,来自山西吕梁市离石区、左权县、娄烦县、运城市、寿阳县等地代表,分别介绍了智慧景区建设、文旅数字赋能乡村振兴、农业农村数字化平台、果业数字化实践及基层治理数字化模式;新华智云专家则分享了大模型时代数字科技传播红色文化的探索,全面展现了山西多领域数字化转型的丰硕成果。
中国联通山西省分公司总经理谢华
论坛期间,左权民歌《会哥哥》与戏曲《千秋关圣》等山西特色表演依次亮相,让参会者在交流间隙感受浓郁的地方文化魅力。
圆桌对话环节,政府部门、企业、研究机构的嘉宾围绕数字化转型的实践经验、未来趋势及破局之策展开深入交流。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总监张熠天以乘用车和饮食行业为例,表示数字化对行业业态影响显著,中国汽车因适应变化更具竞争力,饮食行业也因外卖软件呈现多元服务形式。
会议现场
乡村振兴领域的数字化实践成效显著。中国联通乡村振兴数字产业研究院首席技术官江帆介绍,中国联通在娄烦县打造的乡村振兴服务平台,构建多元数字化场景,不仅提升了农产品产值与销路,还通过“技术+媒体”双轮驱动,盘活农村资源,为文旅一体化发展探索出可行路径。
论坛现场
对于数字经济的未来走向,与会嘉宾达成了诸多共识。大家普遍认为,目前部分行业数字化渗透率较低,发展空间广阔。数字经济将呈现“三维升级”态势,在技术层面,从应用创新向基础研发突破,在价值层面,从效率提升转向共同富裕与绿色发展,在规则层面,从跟随国际规则到参与全球数字治理。在具体应用方向上,“小切口”技术应用与普惠性发展成为关注焦点。例如,推广AI村务助手、庄稼医院等轻量化应用,能够有效释放基层生产力。从数字种苗工厂到未来农场的全链条布局,可有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嘉宾们特别强调,数字红利应向乡村延伸,通过“一乡一业、一县一品”的公共品牌建设,实现城乡资源的高效对接。
戏曲表演
对话中,嘉宾们也直面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的痛点问题。重复建设、数据壁垒是制约发展的突出障碍,部分地区不同部门各自建设平台,难以实现共享,造成了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人才短缺同样困扰着基层发展,县域及乡村地区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数字化应用的落地效果。
针对这些问题,嘉宾纷纷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嘉宾认为要加强统筹协调,推动数字资源共享,从源头上避免重复投入,同时通过高校学科建设、AI大模型研发等方式缓解人才压力,例如,目前山西省已在高校设置数字产业相关学科,并积极推进工业AI大模型“超脑”的应用落地。此外,要注重数字公平,在发展过程中平衡投入产出比,避免出现分化现象,坚持因地制宜推进数字化转型。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只有突破核心技术、平衡数据利用与安全、构建包容开放的数字生态,才能让数字经济真正成为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记者:邢汉夫;摄影:李鹏举;视频:李鹏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