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龙江新闻
    今年我省907名省级科技特派员服务乡村振兴

    本报讯(王宁 记者彭溢)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2025年我省共选派省级科技特派员907名。他们深入全省13个地市,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促进地方主导优势特色产业和涉农企业发展壮大,推广农业先进技术装备,为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

    精准对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哈尔滨市按照“乡镇提需求、市县荐人才、省级统筹派”模式,从东北农业大学、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等高校院所,遴选出132名具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经验的省级科技特派员,服务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智能农机、智慧农业、生态环保等10余个重点领域产业。

    在宾县、巴彦县等地,省级科技特派员、东北农业大学副教授王玉波等人推广“北斗导航+精量播种机”,可实现玉米播种误差率≤2%,节省种子用量15%;引入智能催芽设备,使水稻出芽率由90%提升至98%。省级科技特派员、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范国权团队在木兰县推广“大垄密植栽培模式”,使玉米亩种植密度提升至5500~6000株,预计增产15%以上。

    深入服务,“三位一体”解难题。在大庆市肇源县,省生态研究所刘铁男采用“实地调研+技术指导+物资支持”三位一体的服务形式,深入和平乡了解当地农业灌溉痛点,运用省级科技特派员服务资金引入具备节水、抗堵塞、耐用等特性的新型滴灌带,并对农户开展使用和维护培训。新型滴灌带的应用预计节水率达30%以上,并显著提高灌溉均匀度,预计亩均增产15%~20%。

    在鹤岗市绥滨县,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科技特派员通过“座谈交流+集中授课+现场观摩”的多元形式开展服务,与县相关负责人深入探讨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与提质增效的路径,剖析养殖、加工、销售等环节存在的短板,达成加大技术培训、引入优质品牌、建立标准化养殖体系等共识。采取集中授课与现场观摩等方式分享前沿饲养技术与实践经验,并走访黎明村家庭养殖场,从多环节给予技术指导,为当地肉牛产业突破发展瓶颈指明方向。

    突出特色,拓宽农业发展路径。在哈尔滨市木兰县,省级科技特派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李池陶,积极对接当地水蛭养殖重点企业,邀请国内知名水蛭养殖专家,赴企业对水蛭养殖技术、疾病防治、水质管理等知识进行讲解和现场答疑,提升企业水蛭养殖水平。

    在伊春市,省级科技特派员谷英楠为铁力市双丰镇发放沙棘、蓝靛果苗木1800余株,提供特色作物种植技术指导。省级科技特派员许愿在神树镇指导养殖户东北林蛙卵人工孵化技术,提高东北林蛙受精卵孵化率。

    创新举措,提升农业发展质效。围绕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肉牛养殖及加工、林下经济等县域发展重点产业,我省在选派科技特派员的基础上,创新组建科技特派团,在逊克、桦南、密山、甘南等10个县(市)开展试点,力求以科技创新引领上下游产业联动,为县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在绥化市绥棱县,东北农业大学大鹅产业省级科技特派团研究组建鹅产业联盟,推广科学饲养,同时加强种鹅选育,提升雏鹅成活率与成鹅品质。依托优质鹅源发展高端白条鹅、分割肉满足高端需求,拓展“订单+农业”模式,预计年提升销量10%以上,有效解决大鹅产业饲养管理标准化不足、销售渠道单一及附加值低等问题。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