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龙江新闻
    新龙江 新故事丨以赤子之心酿就“北国酱香”传奇

    左图为隋熙凤。齐北摄

    □本报记者 王阳阳

    7月29日,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北大仓集团党委书记、总裁隋熙凤与黑龙江省其他两位代表一起获此殊荣。作为“北国酱香”的守护者,隋熙凤深耕齐齐哈尔这片黑土地,带领百年老字号北大仓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新活力。

    隋熙凤的酿酒情缘始于童年。父亲在北大仓酒厂工作时,经常回家讲述粮食发酵、酒曲酿造细节,成了她的“酿酒启蒙课”。改革开放后,经商成功的哥哥因家乡情怀,在酒厂经营困境时毅然投资。那时起,财务专业出身的隋熙凤,常帮哥哥看报表,参与生产经营。“我是从基层一步步做起来的,生产车间的温度、酒曲的湿度、原粮的品相,都是要亲手摸过、亲口尝过才能懂。”她笑称自己那时是“白酒行业的小学生”。

    从生产流程到销售逻辑,从工艺细节到文化内核,隋熙凤用数年时间完成了从财务专业到酒业专家的跨界。2007年,隋熙凤接任集团总经理,2016年任集团党委书记兼总裁。这份履历背后,是她无数次在车间蹲点、市场调研的日日夜夜。她坦言酒业无捷径,每滴酒的品质都藏在日常坚守中。在她的推动下,北大仓酒传统酿造技艺入选非遗,“17669”工艺原则与“端午踩曲,重阳下沙”古法实现完整传承。

    近年来,全国名酒纷纷北上,黑龙江高端白酒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与此同时,白酒消费群体“老龄化”的趋势,也让传统酒企面临挑战。如何突围?隋熙凤给出的答案是“守正出新”。她认为,老企业的破局之道,在于给传统工艺插上科技的翅膀。在她的主导下,北大仓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不断深化,与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联合开展的“169计划”,成功解析出852种风味物质,填补了东北酒企风味研究的空白;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的“5M计划”,正通过破译酿酒微生物遗传谱系,揭开北国酱香的独特密码。

    更令人瞩目的是北大仓的“航天情缘”。“国家航天科技的进步,给传统产业带来了新机遇。”从神九到神十二,北大仓四次将酒曲、高粱、小麦送上太空,利用高真空、微重力等特殊环境进行育种试验。“太空环境能改变微生物基因,让原料品质实现跃升。”隋熙凤自豪地说:“现在北大仓每一瓶酒,都带着太空的科技印记。这种‘太空赋能’的创新,帮助北大仓在东北高端酱香酒市场建立起独特优势。”

    在产品与营销端,隋熙凤同样创新步履不停。针对高端市场,她推动君妃系列升级,推出君妃十年至三十年等产品,上市节点与国家重大节庆呼应。针对年轻群体,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推广“白酒+茶饮”“白酒+果汁”等新式喝法,举办厂庆演唱会吸引年轻受众。“君妃系列现在是销售占比第一的单品,这说明只要产品有新意,消费者就会主动投票。”隋熙凤说。

    如今,北大仓已建成CMA和CNAS双认证检测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多个研发平台,汇聚6名国家级白酒评委、16名高级酿酒师。“科技不是冷冰冰的仪器,而是让传统技艺焕发新生的工具。”隋熙凤认为。

    “企业做得越大,肩膀上的担子越重。”这是隋熙凤常挂在嘴边的话。在她看来,北大仓能成为百年老字号,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所以我们更要致富思源,把这份信任转化为回馈社会的行动。”二十年来,公益已成为北大仓的“必修课”。

    在教育领域,企业累计向黑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齐齐哈尔大学等机构捐款1500万元,资助超1万名贫困学生。在社会公益领域,北大仓组织员工坚持无偿献血二十年,先后获得“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奖”“光彩企业”等荣誉。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北大仓还深度参与乡村振兴。在克山县翻身村,企业出资修建50余盏路灯;在甘南县,建立高粱种植基地,通过“保底高价收购”帮助500多户贫困户脱贫;连续三年为望奎县贫困农民送去生活物资。

    从车间学徒到企业掌舵人,隋熙凤的成长轨迹与北大仓的发展紧密交织。“匠心是精神传承,品质是生存根基,创新是发展动力,责任是行为准则。”这是她对北大仓的解读,也是她二十余年从业生涯的写照。在北国的黑土地上,这位酿酒人的故事还在继续,而北大仓的醇香,正随着时代的风,飘向更远的地方。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