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龙江新闻
    夏日的清凉守护
    龙江工会为奋斗者注入“暖心动能”

    □李冰 本报记者 王彦

    七月,中车哈尔滨车辆有限公司货车分厂内热浪滚滚,体感温度高达40多摄氏度。哈尔滨市总工会第一时间为职工们送去了清凉大礼包、沐浴露和风扇等慰问品,并督促用人单位落实防暑降温工作主体责任。

    在富锦市年产50万吨海藻糖及复配糖项目等重点项目工地上,该县的工会组织为一线职工送去矿泉水、茶类饮料1400箱,毛巾及冰袖1000余副,惠及2000余名一线职工……

    连日来,在高温的生产车间,在建筑工人、环卫工人、交警、外卖小哥、快递小哥等户外劳动者忙碌的一线,来自工会“娘家人”的“清凉”大礼一次次如约而至。这场覆盖全省的“工会送清凉 防暑保安康”行动,于酷暑中为一线职工撑起一把坚实的“遮阳伞”,传递着对劳动价值的高度尊崇、对劳动者的深情礼赞。

    高位统筹 清凉“集结号”迅速吹响

    省总工会迅速贯彻落实全总工作部署,结合我省实际,于7月初下发《关于开展“工会送清凉 防暑保安康”活动的通知》,直达全省13个市(地)总工会及产业工会,明确活动对象、标准与时限,为全省统一行动奠定基础。

    7月9日,小暑刚过,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贾玉梅深入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轰鸣的车间、穿行于黑龙江金韵速递有限公司繁忙的转运场,将防暑物资与工会组织的殷殷关怀,送至一线职工手中。她叮嘱要把做好高温岗位职工劳动保护工作作为各级工会组织认真履行维权服务基本职责的重要内容,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切实维护广大职工健康权益,确保劳动者平安度夏。

    7月15日,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栾志成带队先后来到哈尔滨交通集团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哈尔滨地铁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圆通速递有限公司,与坚守一线的职工代表亲切交流,向炎炎夏日中辛勤工作的劳动者致以诚挚敬意,并为他们送上防暑降温物资。

    省总工会率先注入清凉专项资金305.5万元,强力撬动全省各级工会加大活动投入。严密的资金管理机制同步建立——从拨付、使用到监管,确保每一分清凉款物精准落地,推动黑龙江各级工会组织以多样化、精细化服务构筑起一道道“清凉防线”。

    “五送”礼包 构筑清凉立体防护

    “回到班组就能喝到冰爽饮料,这份关怀太及时了!”哈尔滨火车站运转车间一班甲调连结员梁东旭的话道出众多一线职工的心声。

    清凉关怀要直抵人心,更需精准匹配多样需求。省总工会创新推出“五送”礼包——“送清凉物资”解暑饮品、防暑用品按需匹配;“送政策宣传”高温权益、防护知识直达工友;“送健康体检”医疗关怀深入工地驿站;“送安全培训”筑牢高温作业安全堤坝;“送维权服务”为劳动者权益撑起“保护伞”。

    “五送”服务聚焦交通、物流、建筑、环卫、公安、消防等露天高温行业,以及货车司机、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使送清凉物资源源不断直达广大职工。

    佳木斯市总工会深入快递工会联合会、外卖站点、国际物流港及建筑工地,为快递员、巡特警、环卫工人等十类高温作业群体送上防暑物资,同步开展防暑知识宣传,并在工会驿站专设“清凉角”,让小驿站发挥大能量。

    大庆油田第三采油厂工会创新推出“夏日宝典”,在送清凉的同时也组织员工学习入伏养生要点。

    齐齐哈尔市建华区总工会首创“三级联动”模式——工会统筹送、街道协同送、企业直接送,让清凉物资高效抵达劳动者集中区域。在项目工地和骑手驿站,工会干部同步开展“送法律”活动,现场为职工普法,实现“一送带多送”的综合服务效应。

    线上线下 清凉关怀精准送达

    如何让“送清凉”服务更精准?黑龙江工会的答案是:盘活资源,织密网络。

    在线上,省总工会投入150余万元,以8家省级产业工会为先锋,依托“龙工惠”小程序,创新推出线上抢清凉购物券活动,职工可根据需要自选商品。

    在线下,各级工会高效整合“司机之家”、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帮扶中心等自有阵地,广泛链接社会资源。同时,通过动态摸排职工需求,针对不同行业特点优化物资配置,实现“精准识别、精准服务、精准覆盖”,让清凉关怀延伸至每一个高温作业角落。

    当高温炙烤着城市,冰镇西瓜的甜味、防晒服的清凉触感、驿站里的休憩时光,这些由工会编织的“清凉网”,正守护着龙江广大劳动者的生命健康和稳稳的幸福。

    截至目前,全省工会系统已筹集资金821.11万元,慰问企业353家,覆盖职工12.5万人次,为9.8万人次提供避暑休息、健康科普等贴心服务。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是“娘家人”为劳动者撑起的一片绿荫,传递着党和政府与工会组织的深切关怀,生动诠释了维护职工权益、服务发展大局的工会力量。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