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龙江新闻
    一个老旧小区从“治理难题”到“幸福样板”的蝶变

    □路久宽 本报记者 孙昊

    “今天咱们主要的议题是小区内的夜间亮化问题以及各单元楼雨漏管的维护,雨季别让积水把顶楼给泡了。”早上8时许,在齐齐哈尔市建华区中华街道育英社区第十一网格党支部的网格党群服务站,党支部书记李国超组织支部党员进行每月一次的“楼宇议事会”。

    近年来,这个居民自治成立的党支部,在育英社区内创新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基层治理典型。该支部所在的区域被称为“卫士楼”,始建于20世纪九十年代,共有两栋居民楼10个单元,居民216户、常住居民359人,以老年人居多。前些年,小区处于失管状态,垃圾遍野、花坛杂草丛生、单元楼内脏乱不堪。

    面对居住环境的每况愈下,居民向所在街道、社区寻求帮助,在无物业愿意进驻接管的情况下,育英社区党委探索党建引领自治管理的新方法,通过发挥党组织推进优势和集聚效应,强化党员示范带动和志愿服务作用,创建议事平台、整合优势资源,大力培育党建品牌。三年时间,老旧的“家属楼”成功转变为环境优美的“幸福家园”。

    “在实施自治的时候,需要选出一个让所有居民都信服的‘带头人’。”育英社区党委副书记王苹告诉记者,其实在他们提出这个方案之前,李国超就一直在默默地为小区服务。

    2020年,李国超面对当时小区脏乱差的环境,决定从身边做起,从自家单元开始。在楼道安装感应灯、放置物柜,配齐雨伞、工具等便民物品,住户轮流清理维护楼道卫生……就这样从点滴做起,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街坊邻里都行动起来,小区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

    自2022年成立党支部以来,他们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抓住党员中心户等“关键少数”,从居民关切的“身边事”入手,开展邻里互助、公益服务、环境清理等活动,引领带动居民自治,自我管理家园,并组建了“红管家”志愿者先锋队,凝聚起自治管理的核心力量,常态化、持续化开展志愿服务。三年来,小区从“无人管”到“全员治”,从“脏乱差”到“洁净美”,在李国超的带领下,这里成为“省级党建示范点”。

    群花绽放,果树飘香。如今的“卫士楼”告别了过去的脏乱差,小区环境优美整洁——停车位整齐有序,网格党群服务站内配备了桌椅、多媒体设备、便民工具、急救药箱、图书报刊等,为辖区党员群众提供党组织生活、议事协商、便民服务3大类、17项服务。在院墙上,张贴着居民公约,悬挂着文明养犬等事项提示牌以及之前环境脏乱差的照片,时刻警醒居民爱护环境,参与自治,守护好美丽家园。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