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龙江新闻
    一线绽芳华|孙庆波:钢铁车间里的“设备医生”

    在建龙北满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建龙北满特钢)的一炼钢厂,有这样一位“设备医生”——他手持扳手能检修机器,面对图纸能设计改造,带领团队啃下一个个技术硬骨头。作为设备厂长,孙庆波从2001年开始扎根企业,用无数个技改创新,为钢铁生产注入“硬核”动力。

    孙庆波在工作中

    从“豆腐模子”里炼出的创新智慧

    “你看这结晶器,就像做豆腐的模具,改个形状就能变出新产品。”在连铸车间,孙庆波指着一组圆形钢坯向记者解释。2022年,他主导了方坯改圆坯项目,正是靠替换这套关键设备,让原本只能生产方形钢坯的生产线,具备了圆形钢坯的生产能力。

    这个看似简单的改造,背后藏着大学问。除了更换结晶器,整个拉坯通道的二冷段、拉矫机、引锭杆等相应配套设备都要重新设计。“新建一套连铸机得上亿元的投资,我们与厂家合作进行设计,采购设备自己安装施工,成功实现方改圆。”孙庆波笑着说:这项改造是典型的“花小钱办大事”,项目完成后顺利投产,不仅拓宽产品种类,适应公司品种结构调整规划,更为企业节省了大笔资金投入,成功开拓新的市场销售领域。

    生产中的小方坯

    类似的创新在孙庆波所在的车间里随处可见。2018年他参与建设的六机六流小方坯连铸机、电炉产能提升改造、精炼炉、真空炉等项目,将产能从50万吨跃升至200万吨。“就像同时拉六根面条,效率翻了倍。”孙庆波尝试着用通俗的比喻解释这个复杂的设备,“这套系统让产品规格向精细化迈进了一大步。”

    钢渣堆里抠出来的成本账

    “设备厂长不仅要懂技术,更要会算账。”这是孙庆波常挂在嘴边的话。在钢渣处理车间,一条不起眼的平皮带藏着他的“省钱经”。原本输送钢渣的大倾角皮带易刮碰损坏、采购成本高,孙庆波就带领团队研究将皮带角度从45度改成15度,用普通平皮带替代倾角皮带,每年可节约六七万元的采购费用。

    更大的效益来自2019年新建的钢渣处理线。公司全年产钢200万吨,钢渣的铁料未能完全提取出来,大量铁料流失,给公司造成很大损失,孙庆波组织生产、工艺、设备人员进行多次研讨、考察、对标,决定新建钢渣磁选回收系统,项目建成后钢渣处理能力达到40万吨/年,为公司创效1500万元/年,“本项目建成后,可实现钢渣中金属铁回收率达到85%以上,消除了钢渣的不稳定因素,尾渣可100%利用,实现钢渣固废‘零’排放,是贯彻循环经济、资源再利用的重要措施。”他说。

    孙庆波在生产车间查看生产情况

    “一炉钢水近百吨,喂错线就可能整炉钢全废了。”说起去年研发的喂丝防错装置,孙庆波很是自豪。过去工人偶尔会失误选错喂线种类或长度,导致整炉钢水降级或判废,损失动辄数十万元。他带着工程师们研讨出的解决方案很“接地气”:在操作界面加一道确认程序,工人选好线材品种和长度后,系统会语音播报,确认无误才能启动。“就像给设备装了个复读机,出错率极大降低。”

    这个看似简单的装置,其实是他推进设备智能化的缩影。从炼钢设备的数字化控制,到拉矫机压下位置检测的自主开发设计,孙庆波总说:“咱不搞虚的,能解决问题的方法才叫技术,能解决实际运行瓶颈的员工就是人才。”

    年修里的“钢铁防线”

    每年炼钢厂的年修,都是孙庆波最忙碌的时候。“平均年修一般需要八九天的时间,但也有例外的时候,最长一次年修了四十天,大家全程24小时连轴转,吃住都在厂里。”孙庆波说,年修就像给设备体检,平时干不了的隐蔽部位检查、关键部件的周期性更换,全靠年修期间来实施。

    可别小看企业年修,这种精确调度的背后,是年初就画好的“作战图”。“年修项目梳理、工期网络制定、备件材料采购计划,全要提前进行谋划。”孙庆波说,每个节点都要按要求完成,一步错就可能耽误整条产线,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

    孙庆波在一炼钢厂生产指挥中心

    从2001年至今,孙庆波的工作服换了几十套,手上的老茧厚了一层又一层。“这辈子就跟设备打交道了。”他抚摸着刚检修完的设备,眼里闪着光,“看着这些设备运行更稳定、效率更高,质量稳步提升,能为公司创效比啥都开心。”

    如今,他主导的各种小改革、修旧利废、技术创新、改良改善已达百余项,2024年实现设备费用降本增效232万余元。

    这位扎根钢铁车间二十多年的“设备医生”,手里的扳手磨亮了一把又一把,图纸画满了一张又一张,用日复一日的坚守和敢想敢干的创新,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筑牢了最坚实的“设备防线”,让冰冷的钢铁设备在他的呵护下,迸发着持续向前的动能。

    记者:孙铭阳;摄影:张春雷;视频:张春雷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