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伟民
鸡西市坚持把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以“五学联动”机制为载体,推动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走深走实,切实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转作风、提效能、惠民生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对流动党员实行“结对式”联学。针对流动党员分布广、集中难等实际情况,建立“1名支部委员+1名骨干党员+N名流动党员”的结对联系模式,全市2152个包联对子对流动党员实现全覆盖。各级党组织通过“云端党课”等形式,向流动党员推送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相关学习资料5600余次,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失学”。同时,以开展学习教育为契机,市县两级联动开展“我为家乡作贡献”活动,为流动党员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就业岗位信息、帮办代办企业注册等服务100余次,引导流动党员返乡创业,助力发展。
对离退休党员实行“引导式”帮学。充分发挥离退休党支部“主阵地”作用,组织离退休党员开展“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专题学习会,重点学习《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等。组织引导离退休党员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基层治理、生态环境监督、河湖保护、环保宣传、节能减排等活动60余场次,受益群众8000余人。
对年老体弱党员实行“关爱式”送学。依托全市农村、社区网格党组织,抽调2000余名党员专兼职网格员,组建600余个“送学小分队”,为年老体弱党员提供“1+1、1+N”上门送学服务。送学过程中,不仅为他们送去学习资料,同时征集他们的意见建议1000余条。各县(市)区学习教育工作专班在梳理、归类的基础上,针对部分年老体弱党员提出的社区办事流程繁琐、生存认证上门办理不及时、物业服务不到位等高频问题,协调同级街道、人社、住建、医保等单位和部门,进一步优化完善“一窗通办”服务、专人包联“代办制”等暖心举措,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通过主动转变作风、提升服务质效,让群众可感可及。
对新兴领域党员实行“服务式”带学。依托全市商圈党员活动室、社区“37度幸福港湾”暖心驿站、两新组织党组织党建阵地等,督促党建指导员每半个月组织包联的新兴领域党员开展一次集中学习和座谈交流,同步征集快递、外卖、电商、大货车司机等新兴领域党员遇到的实际困难,协调邮政、市场、商务、交通、卫健、教育及有关街道、社区,召开协商会商会议3次,帮助解决子女入学、医保报销、从业资格验证等事项20余件,激励带动新兴领域党员在立足岗位、奉献社会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对年轻干部实行“实践式”促学。聚焦培养年轻干部尽快成长成才、积极干事创业等事业发展需求,指导各地各单位依托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全面推行“理论+实践”双课堂,教育引导年轻干部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边学习、边检视、边整改、边转化,截至目前,已组织年轻干部集中学习800余次,查摆问题2万余个,完成整改1.5万余个。同时,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常态化组织年轻干部到社区报到服务,广泛开展结对帮扶、志愿服务等活动,为群众办好事实事4000余件,教育年轻干部在转变作风、服务群众中,不断增强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