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龙江新闻
    铭记抗战历史 致敬抗联英烈|铁证为鉴①
    七三一遗址:揭露侵华日军反人类暴行的历史铁证

    ◎编者按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即日起本报开设“铭记抗战历史,致敬抗联英烈”专栏,寻访抗战先辈足迹,讲述抗联英烈故事,弘扬东北抗联精神,用镜头捕捉那些被时光遗忘的角落,用文字勾勒出那段血腥而沉重的历史。通过浸透血泪的史实,传递出最为坚定的声音:铭记历史,捍卫和平。

    □本报记者 韩丽平

    活体解剖、人体冷冻、细菌实验……一幕幕触目惊心的场景,勾勒出生命在残忍实验中瞬间消逝的悲惨画面。二十世纪30年代,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在哈尔滨市平房区这片土地上进行生物战和人体实验,犯下罄竹难书的罪行。这里,成为人间地狱,一个进行惨绝人寰人体实验的魔窟,也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细菌武器研发、实验与制造的黑暗集中营,被称为东方的“奥斯维辛”。

    岁月流转,战争的烽火虽已湮灭于历史的尘埃,但那些深重的伤痛却如同烙印,永远镌刻在人们的心灵深处。

    值此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本报记者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和平的向往,踏入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简称七三一遗址),用镜头捕捉那些被时光遗忘的角落,用文字勾勒出80年前那段血腥而沉重的历史。通过浸透血泪的史实,传递出最为坚定的声音:铭记历史,捍卫和平。

    解密“黑盒”揭开日本军国主义犯罪真相

    盛夏的哈尔滨,风和日丽,绿树成荫。

    走在平房区新疆大街上,当外形似一个巨大“黑盒”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简称陈列馆)突然闯入眼帘时,即便在酷暑之中,也让人顿感凉意。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是一座典型的遗址类博物馆,陈列馆和旧址核心区整体开放面积达25万平方米,由27处七三一部队旧址建筑和一座外观呈黑色不规则方形盒子状的陈列馆构成。”副馆长张阳介绍,陈列馆建于七三一遗址东侧,设计灵感来源于飞机上的黑匣子,取名“黑盒”,是机密、数据的意思,寓意着这里记录了七三一部队不为人知的秘密。

    陈列馆整体色调为黑色,分为地上两层、地下一层,侧倾并半下沉于地面,像一个从天上坠落的黑匣子,大地仿佛被割开形成永远不可磨灭的“殇痕”。

    走进陈列馆,展览序厅七三一部队的罪名“反人类暴行”用中、英、俄、日、朝鲜、蒙古六国语言展示。张阳说:“我们以法理的思考构建陈展内容。展览中展示了日本天皇关于细菌战的敕令,日本参谋本部的指示等主要作战计划共30余件。这些档案证明,七三一部队及其所属的相关部队是日本自上而下有组织、有预谋、有规模、成体系的犯罪集团。”

    直到1945年8月撤退回国,七三一部队进行了长达13年的人体实验。其所从事的冻伤、伤寒、霍乱、鼠疫、病理、结核、炭疽等实验及其发动的细菌战,造成了难以想象的人间灾难。

    踏访遗址 探寻不可忘却的“殇痕”

    七三一遗址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细菌武器研究、实验及制造基地,是日本发动细菌战争策源地。

    走进七三一遗址,仿佛瞬间穿越时空,触碰到那段黑暗岁月的边缘。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承载着无法言说的悲痛和愤怒。这些建筑,曾经是日军进行残忍实验的场所,更是无数无辜生命遭受折磨和死亡的地方。

    继续前行,本部大楼映入眼帘,这里是七三一部队的行政指挥中心,内设有部队长办公室、侍卫官室、灵安室、标本陈列室等。当时部队长石井四郎办公室就设在二楼的东侧,有关细菌战的指令是从这里发出的。穿过中心走廊,直通向后方四方形的建筑——四方楼细菌实验室。“这里是七三一部队遗址核心区域中最重要的部分——细菌实验和特设监狱遗址,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四方楼’。细菌研究、人体实验都是在这里进行的,被‘四方楼’包围在中间的是两栋关押被实验者的特设监狱。”张阳说,在七三一部队犯下的细菌研究、细菌实验、细菌生产、人体实验、野外实验、细菌战、毁灭罪证七项罪行中,有多项罪行都是在这里实施的。

    “特别移送”是七三一部队获取被实验者的主要手段,日本关东宪兵队司令部先后下达第58号和第120号命令,规定了特别移送的实施标准。

    “特别移送”也称“特别输送”,是指日本关东宪兵队机关和伪满当局根据七三一部队的要求,把他们认定的重犯秘密押送到七三一部队,并关押在该部队的“四方楼”特设监狱里,用来做灭绝人性的细菌实验。被“特别移送”者大多数是被俘的八路军、新四军、苏联红军以及反满抗日地下工作者等。

    张阳说,1997-1998年陈列馆研究学者在黑龙江省档案馆发现了特别移送档案。从档案中查找到的确定无疑被杀害的被实验者1549人,他们大部分是中国人,还包括苏联人(22人)、蒙古人(2人)、朝鲜人(6人),档案上记录着他们的姓名、年龄、国籍、被哪支宪兵队抓捕等非常详细的信息,特别移送档案是七三一部队用活人进行细菌实验的又一铁证。

    “来之前我是有思想准备的,但参观完七三一遗址,还是感受到了这份历史的沉重。那段黑暗历史提醒我们,和平来之不易,必须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作为青年,我们站在和平的肩头回望黑暗:铭记不是延续仇恨,而是要让历史的探照灯永远校准文明的方向。请相信我们会把这份记忆铸成守护未来的盾牌。”来自河南安阳的参观者葛鑫阳说。

    艰难取证 构建闭环罪证链条

    在陈列馆的展厅中,一把锈迹斑斑却反射着寒光的日本军刀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张阳告诉记者,这是一名叫大川福松的七三一部队军医捐赠给陈列馆的。陈列馆征集它,整整花费8年时间。

    “大川福松曾在七三一部队从事人体活体解剖。据他回忆,那时通常一天活体解剖1~2人,多的时候一天解剖5人。这把军刀是七三一部队部队长石井四郎赠送给他的,以此表彰其在人体活体解剖工作中取得的‘突出业绩’。七三一部队撤回日本时,大川福松把军刀一同带回日本并偷偷隐藏了60多年。我馆通过多方努力,终于把它从日本带回中国。”张阳说。

    征集军刀的经历只是陈列馆多年来坚持不懈“抢救式”跨国取证的一个缩影。

    近日,陈列馆首次在国内公布七三一部队原队员胡桃泽正邦完整版口述证言视频资料。长达83分钟的视频中,胡桃泽正邦供述了七三一部队从事人体解剖、开展人体实验以及实施细菌战等罪行。

    据了解,七三一部队从建立之初就以极其严密的“伪装”而被一直掩盖,七三一部队的全部档案具有战时绝密性、败退管控性、战后回避性及国际博弈性等特点。特别是1945年日本战败前,七三一部队得到较为充足的时间来进行“炸、烧、杀”等毁灭罪证的机会。因此,寻找到其罪证并获取其罪证的难度可想而知。

    为揭露罪行,陈列馆工作人员知难而进,历经三十余年艰辛寻证、跨国取证和持续考古发掘,现已获取七大类近30万件(页)馆藏罪证史料、两万余件罪证文物及展品、423小时原七三一部队队员供述影像和22余小时伯力审判的庭审录音,再加上27处现存遗址,共同构成了相互印证、真实完整的闭环罪证链条,用实际行动践行“让历史说话 用史实发言”,同时也为真正实现“以物建馆”原则打下坚实的基础。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