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上,冲锋舟劈开波浪;低空中,救援直升机轰鸣盘旋;堤岸处,巨型排涝设备整装待命……7月2日,2025年度哈尔滨市消防救援队伍防汛抗洪抢险综合实战拉动演练在阿城区西泉眼水库举行。208名消防指战员携1040台(套)装备,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水陆空”立体救援。
演练模拟阿城区突遭特大暴雨侵袭,西泉眼水库水位急速上涨,超过警戒阈值,桥梁断裂形成孤岛,大量人员被困落水,险情十万火急。
冲锋舟编队劈波斩浪
以科技之力织就立体救援网
在急流之上,大疆M350航磁探测无人机如同敏锐的鹰眼,仅用20分钟便锁定水下车辆位置,精度高达10厘米,为后续精准施救拨开迷雾。另一架无人机顶着风雨低空悬停,将救生圈精准投放至落水者身旁,为挽救生命迅速构建起至关重要的第一道安全防线。
水面之下,多波束声呐无人船悄然航行,将水流、水深及目标物信息实时传回,自动构建厘米级水下三维地图,为指挥部决策提供关键支撑。空中,EC155型直升机迅速飞抵孤岛上空,放下绞盘,将救援人员安全送达。这一幕是冰城“地空联动、平战一体”应急救援新模式的生动展现。
直升机救援
堤岸一侧,双泵远程供水系统与9门移动水炮发出震天咆哮,洪涝积水被强力抽排;子母式“龙吸水”消防车协同作战,以惊人的排量迅速缓解险情压力。科技赋能救援,在实战中淬炼出守护生命的硬实力。
锤炼水域真功夫
水面舟艇编队变换着“箭头形”“一字型”“S型”队形,在指挥员哨音与手势的精准调度下,协同前进。突然,一艘冲锋舟在湍流中失控倾覆,舟上人员却临危不乱,紧抓艇周确保绳与翻正绳发力,仅用20秒便成功将舟艇扶正全员登艇。
翻舟自救
在模拟车辆沉没水域,潜水员背负装备,以落水点为圆心,实施360度螺旋下潜探摸。水底幽暗,潜水员锁定目标,随后挂载水下打捞袋,使沉车缓缓起浮。另一幕中,救援艇以船尾为轴高速旋转,船舷在离心力作用下压低,救援人员眼疾手快,一把将“落水者”拉入艇内,动作一气呵成。
协作架起生命通道
面对激流中挣扎的“溺水者”,IRB活饵救援技术大显神威。系着保护绳的消防员以攻击式泳姿逆流强攻,与充气式救援艇紧密配合,在翻滚的浊浪中牢牢抓住溺水者,团队协作将人快速拖回艇上。
孤岛之上,“被困者”命悬一线,绳索横渡系统瞬间架起生命通道。对于意识清醒者,“T型救援”系统快速将其横渡转移;对无法行动者,救援人员利用担架实施高空转运。水域与绳索技术深度融合,在危境中创造出“1+1>2”的救援奇迹。桥梁高处,消防员沿绳索飞降而下,直抵水面目标,以最快速度将落水者带离险境。
奔赴桥梁处救援
主汛期临近,警钟已经敲响。此次演练是集结号,更是出征令。冰城“火焰蓝”厉兵秣马,誓以过硬本领筑牢城市与人民的安全堤坝。
刘略 记者 蒋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