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龙江新闻
    祖国东极鱼米香

    东极广场。

    □张兴华

    我曾经在万里长江行船,体验过“天门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的雄奇。我曾经在九曲黄河泛舟,体验过“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静谧。如今,我在祖国北疆的黑龙江上航行,举目四望,但见:林海千里湿地秀,良田万顷米粮川——大气磅礴!伫立船头,极目远眺,心中生发出豪迈的感叹:“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迎接第一缕阳光的地方

    前方烟涛微茫之处,隐隐约约,浮现出一带琼楼玉宇。身材魁梧的中年船长指点道:“三江汇流,抚远快到啦,那是咱们祖国的东极!”

    “黑龙江省面积太大了,是我们浙江省的好几倍呢!”一位来自丽水的清瘦男子发出由衷赞叹,而后,又质疑起来,“东极?哪里话来!东极不是在我们浙江的舟山群岛吗?舟山群岛那里有一座东极岛,在茫茫的东海里边呐!”

    “侬勿要这样讲好不啦!论北极嘛,阿拉晓得,在黑龙江的漠河。可是哩,要说东极,阿拉上海是有大名鼎鼎的东方明珠的,就是黄浦江边陆家嘴东方卫视的那个。”一位来自崇明岛的少妇无比自豪地絮絮叨叨。

    紫红脸膛的船长笑出了声:“错喽错喽!咱大美黑龙江,不仅有一望无边的肥沃黑土地,而且,还有咱们中国的北极和东极!”

    我赶紧过来圆场,微笑着从挎包里掏出地图,给他们两人指点起来:“船长说得极是。就说地处三江平原东北角的抚远吧,这里已经与日本的大阪和神户的经度几乎一致了。你们说,华夏东极在哪里?”

    “晓得啦,晓得啦!”丽水和崇明的两位游客立即心悦诚服了。

    “每天黎明,浩浩中华的第一缕曙光,就来自这三江汇流的地方。具体来说,抚远有著名的乌苏镇、黑瞎子岛、东极广场……都是观看日出的好地方。”这回,轮到我骄傲地宣讲了。

    华夏东极抚远的历史源远流长,我在心里默默地从此上溯而去,这里是满洲、女真、靺鞨、勿吉、挹娄的先人——肃慎人的发祥地之一。要知道,东北的肃慎可是与中原的商周同处一个时期的远古民族!抚远有个古老的名字“伊力嘎”,在赫哲语里是“金色的鱼滩”之意。

    “明天早些起床,我带你们去看日出!”我发出诚挚的邀约。

    “哇!”一片欢呼。

    拂晓黎明,红日拂面。霞光万道,瑞霭千条。苍山林莽,郁郁葱葱。“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华夏东极的日出,以其无与伦比的惊艳华美,深深镌刻在大家的心底。

    乐享冷水鱼盛宴的饕餮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优美动听的《乌苏里船歌》在黑瞎子岛侧畔回荡。

    看过了乌苏镇的“东方第一哨”,在“华夏第一缕阳光”里沐浴已久的人们早就饥肠辘辘了。别急,令人垂涎欲滴的精美鱼宴就在乌苏里江畔的凉亭里“恭候”你的光临。

    “吃鱼饼,喝鱼粥,四季鱼毛食无忧。”作为鱼米之乡,华夏东极抚远以盛产鲟鱼、鳇鱼、大马哈鱼、“三花五罗十八子”等“名优特”鱼而蜚声中外,素有“中国鲟鳇鱼之乡”“中国大马哈鱼之乡”的美誉。

    且不说鲟鱼、鳇鱼、大马哈鱼及其黑色的、红色的鱼籽是多么吸引你的味蕾,单说这“三花五罗十八子”,就够你狠狠地记上一阵子的。

    唐人张志和在《渔歌子》中唱道:“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里的“鳜鱼”,说的就是鳌花。鳜鱼,鱼摊子上为省事多写成“桂鱼”。所谓“三花”,就是鳌花、鳊花、鲫花。鳊花与长江里的武昌鱼形体相近,却又不是武昌鱼,香煎味道最佳。鲫花,也叫“季花”,就是鲫鱼,而乌苏里江的江鲫是独一无二的梭子形的,熬汤味道鲜美无比。

    何谓“五罗”?就是哲罗、法罗、雅罗、胡罗、铜罗五种江鱼。哲罗,也叫哲罗鲑,与大马哈都属于鲑鱼家族。法罗,就是闻名遐迩的三角鲂。其他“三罗”,雅罗、胡罗、铜罗,都是袖珍鲜鱼,肉质奇美,烹饪方法五花八门,这里不作赘述。

    而“十八子”呢,则是一种泛称,极言乌苏里江鱼种类之繁多。到底是哪“十八子”?人们的说法不一。相关资料显示,“十八子”有川丁子、岛子、七里浮子、牛尾巴子、鲤拐子、草根棒子、鲫瓜子、鲢子、嘎牙子、鲇鱼球子、狗鱼棒子、柳根子、斑鳟子、青根棒子、黄姑子、红眼瞪子、山鲤子、葫芦片子。其实,松花江里还有沙姑鲈子、红尾梢子、白漂子、紫泥肚子、细鳞子、刁子等等,不止十八种!

    品味东方第一稻的芬芳

    烟波浩渺的乌苏里江金波粼粼,弥散着离合的神光;一望无际的彩色稻田五彩斑斓,宣示着丰收的喜悦。

    “东北大米,亚克西!”一位维吾尔朋友竖起了大拇指。

    我被他的情绪感染,心中充盈了自豪。我告诉他,东北,尤其是地大物博的黑龙江省,不仅有五常大米,还有镜泊湖石板米、方正大米、延寿大米等优良品种。就说华夏东极一带的建三江吧,这里的寒地粳米更有着“东方第一稻”的美誉!

    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条大江拥抱的建三江,青山庇护,湿地润泽,集中连片种植着1000多万亩寒地粳稻!这里河流纵横,水量充裕,气候与光热条件优渥;这里地处高纬度、高寒地区地理环境独特,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膏腴肥美的黑土地、独一无二的气候条件,使得建三江大米的营养水平独步华夏。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建三江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绿色米都”,年生产粮食140亿斤,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是典型的“中国粮食,中国饭碗!”

    深杯酒满,鱼米香浓。松鼠鳜鱼、醋熘重唇、红烧怀头、清炖鲫鱼、凉拌生鱼、清蒸哲罗、酱焖嘎牙子、油炸川丁子、鱼心炒尖椒、氽鱼丸子……唇齿留香。盛上一碗用晶莹剔透的建三江“东方第一稻”煮制的白米饭,但见,米粒莹洁如羊脂玉,色泽剔透赛过珍珠贝,充盈流脂,清香四溢。再舀上几勺浓酽醇香的鲜美鱼汤拌入米饭,豪迈品尝,流连忘返——“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红日西斜,彩霞满天。沙鸥翔集,渔舟唱晚。“白桦林里人儿笑,笑开了满山红杜鹃。赫哲人走上幸福路,人民的江山万万年!”悠长醉人的《乌苏里船歌》在我的耳畔久久回荡。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