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李毓 记者刘大泳)桦南县将村党组织带头人作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通过选优配强、培育提升、激励保障三大举措,打造高素质“头雁”队伍,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选优配强,夯实人才基础。桦南县坚持“能人治村”,拓宽选人渠道,通过“内选、外引、下派”等方式,选拔致富能手、返乡人才等优秀党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永和村党支部书记李艳带领村民发展特色民宿,实现集体经济蜕变。近年来,全县调整优化9名村党组织书记,其中致富带头人占比达55.56%,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培育提升,增强履职能力。依托县委党校、河南新乡干部学院等平台,桦南县采取“理论+实践”“线上+线下”结合模式,围绕基层党建、产业发展等开展专题培训。大吴家村党支部书记卢雪松在赴新乡学习后深有感触地说:“以前觉得当村干部就是上传下达,现在才知道要懂政策、会经营、能带富。”全县累计举办培训班6期,培训500余人次,有效提升带头人综合能力。
激励保障,激发干事活力。桦南县连续3年开展乡村振兴擂台赛,12个乡镇,192个参擂村在组织振兴、文化振兴、产业振兴等方面“一较高下”。让重实绩重实干成为鲜明导向,拓宽优秀村党组织带头人晋升渠道,适当提高村党组织书记补贴标准,开展进事业编考试,双合村党支部书记周长清坦言:“干得好有奖励,大家干劲儿更足了!”
成效凸显,振兴步伐加速。在村党组织带头人的引领下,桦南县乡村振兴步伐不断加快。大力发展紫苏、湖羊等乡村特色产业,打造了52个特色产业示范村,落实村级产业、基础设施等项目45个,全县村集体收入20万元以上村占比提升到97%,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