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龙江新闻
    铁力市: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县域标杆

    □贾志财 本报记者 贾红路

    全省深化干部能力作风建设开展以来,铁力市以强能力、优作风、抓落实、提质效为驱动,全力夯实绿色生态基础,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迈向新赛道,确保干部在推进生态文明现代化建设中当先锋、作表率、打头阵。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筑牢美丽铁力生态根基

    铁力市民李崇伟会拉二胡,退休后,他和几个老伙伴组织了一个微型演奏团,每天上午他们都会在铁力市呼兰河畔的公园里演奏一两个小时,明媚的阳光、静静流淌的呼兰河,再配上悠扬的乐曲,不时还有观众驻足倾听鼓掌,老李觉得,这就是幸福生活的具象化。

    聚焦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铁力市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健全完善“生态总长”工作机制,系统开展河湖水质提升、岸线整治和生态修复等行动,进一步改善了城市内河铁甲河水生态环境质量,在呼兰河(铁力市段)沿岸以水串景,打造城市景观地标、群众休闲打卡地,呼兰河(铁力市段)作为全省唯一,入选水利部幸福河湖优秀案例。

    此外,铁力市高标准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实施历史遗留矿山项目两个,生态修复历史遗留矿山50.4公顷,现项目均在有序进行中。高质量谋划推进国有林场封山育林及中幼林抚育工作,接续实施封山育林7000亩、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中幼林抚育2600亩等项目,有效改善国有林场森林质量,目前封山育林工作已完成初步设计,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编制完成项目实施方案并报送上级林业草原部门。

    推进污染防治攻坚,优化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以“百名年轻干部进一线”为牵引,铁力市选派年轻干部和选调生到基层一线跟岗挂职、学习锻炼,动员全市广大干部积极参与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严厉打击各类大气污染环境违法行为,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国控断面水体达到三类水质标准,土壤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因地制宜推进秸秆“五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3%,铁力市连续5年获评国家级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加快实施安邦河流域水生态治理工程项目,推进水库清淤、安邦河流域治理,铁力市成为全省第一家通过侵蚀沟治理验收县市。打造标准化环境监测化验室,成功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投资1217万元,装修改造监控中心室,购置精密仪器设备,配套建设废气、废水、固废等环保设施和一体化信息应用管理平台,推进生态环境科技赋能,加快构建高水平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拓宽低碳转型路径,构筑节能环保空间格局

    日前,在铁力市年丰乡与王杨乡境内的项目现场,32台6.25兆瓦风力发电机叶片迎风徐徐转动,龙源电力黑龙江铁力年丰200兆瓦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正式投入运行。项目预计年均发电量4.91亿千瓦时,年实现产值1.48亿元,税收贡献3000余万元。自年丰200兆瓦风电项目签约伊始,铁力市便与黑龙江龙源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紧密对接,从前期材料编制到核准立项再到开工建设一路“绿灯”,跑出了项目建设“加速度”。

    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铁力市积极拓宽项目建设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加快城区充电桩建设,目前已录入黑龙江省充电设施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营商4家、充电站5座、充电枪211个,同时,建立健全充电桩运营管理平台,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技术精熟、管理科学的充电设施网络布局。

    充分发挥政策引导、技术支持和产业协同作用,鼓励、支持鹿鸣钼矿智能矿山建设,争创国家级绿色矿山,帮助企业争取黑龙江(非煤)智能矿山奖补政策资金1000万元,助力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加快形成“一张网络全覆盖、一套数据全连接、一个终端全掌控”的现代化智能矿山。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