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龙江新闻
    大庆油田三代铁人的家风故事
    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

    □本报记者 李晶琳

    在大庆油田,三代铁人跨越时空的家风故事,勾勒出国与家、忠与义、廉与孝、情与爱的精神图谱,让勤廉为本的红色基因在时代长河中熠熠生辉。

    “公家的东西咱一分也不能沾!”铁人王进喜的家规如铁律。身为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首任队长,他身穿破洞的绒衣,执意将队里送来的新衣物让给困难职工;井喷危急时刻,他拖着伤腿跃入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哪怕掉一层皮也要护住国家的油井,用生命践行“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誓言。

    “宁肯把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稳产再高产!”新时期铁人王启民身患强直性脊柱炎,却扎根试验区寸步不离。妻子独自在回乡路上分娩,仍无悔支持:“你爱国家,我懂!”王启民愧疚于对家庭的亏欠,却始终将“建成百年大油田”的使命扛在肩头。夫妻二人以“小家”之爱筑牢“大家”之基,诠释着忠与义的深刻内涵——当每个家庭都勇担责任,便能汇聚成祖国繁荣的浩瀚力量。

    大庆新铁人李新民秉持“宁肯历尽千难万险,也要为祖国献石油”的誓言,常年驻守苏丹、伊拉克等战乱国家。儿子盼着父亲回家的脚步声,却在电话里懂事地说:“我是石油人的后代,要像你们一样担当。”万家团圆时,李新民在海外工地叮嘱工人注意安全,用坚守践行铁人老队长“把井打到国外去”的夙愿。如今,大庆油田在海外构建了3个超亿美元的地区市场,在中东形成了10亿美元的区域大市场,这背后是无数“舍小家为大家”的家风支撑。

    从“少活二十年”的拼命豪情,到“稳产再高产”的使命坚守,从大庆油田到海外市场,三代铁人用“公家不贪、困难不躲、责任不推”的行动,将“铁人家风”熔铸为骨子里的基因。他们以廉立家,以忠报国,以情暖亲,让红色家风在传承中绽放时代光芒,为万千家庭树立起勤廉并重的精神标杆。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