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龙江新闻
    壮大民营经济 加快转型发展
    访佳木斯市市长王铁

    □本报记者 刘大泳

    “佳木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部署要求,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和‘三个没有变’,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作为加快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政策举措、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平稳健康发展。”日前,佳木斯市委副书记、市长王铁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24年,全市民营经济营收增速2.4%,“四上”民营企业营收1134.47亿元,同比增长10.95%,利润金额达到2.16亿元。

    一是实施政策促动,壮大民营经济体量。坚定不移贯彻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深化落实国家《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和黑龙江省《关于振兴发展民营经济的若干意见》。聚焦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出台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五大行动”实施方案、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新九条”等一系列专项扶持政策,为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提供坚实保障。2024年,全市各类市场主体达到21.95万户,其中民营市场主体21.48万户,占总数的97.9%。全市“四上”企业中,民营企业数量占到93%;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中,民营企业分别占到97.5%、98.2%。民营经济总量占全市GDP的比重超过50%。

    二是实施创新驱动,提升民营经济质量。将科技创新作为民营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通过鼓励研发攻关、搭建合作平台等科技赋能举措,引导科创资源向民营企业集聚,推动民营经济从传统制造向智能高端转型。抢抓政策机遇助力企业攻关突破,2024年为全市民营企业争取重点研发、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等省级科技项目26项,获得支持资金4500万元,助力迪尔药机、大力士煤机等民营企业成功通过省级首台(套)装备认定,大豆降糖肽加工等20项关键技术攻关取得突破性进展。引导骨干民营企业参与科创平台建设,全市依托民营企业建成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54家,占比达到62%。支持各类民营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技术中心、产业创新联盟,与哈工大、哈工程、东北农业大学等省内外27家知名高校院所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成功转化科技成果80余项。

    三是实施项目带动,增加民营经济分量。坚持把民营企业作为构建“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千百十”产业量级提升工程的重要支撑,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整理发布《佳木斯市向民间资本推荐项目清单》,常态化向民营企业推介政府投资项目、产业项目、招商引资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四张项目清单”。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合作经营、特许经营、委托运营等方式参与重大项目建设,融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智能农机装备、口腔医疗、航空航天等产业集群发展。2025年,全市民营投资项目158个、同比增长46.3%,年度计划投资75亿元、同比增长47.8%。聚焦中央预算内、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国家资金投向领域,推动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应报尽报,其中民营企业申报“两新”项目占比超过50%。

    四是实施服务联动,激发民营经济力量。强力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持续优服务、降成本、践承诺,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深入开展民营企业大走访行动,走访企业11234家,收集诉求150项,“一企一档”“一事一策”为企业解决所有难题。建立拖欠账款防范化解长效机制,加强投诉处理和信用监管,累计为184家民营企业化解拖欠账款5.96亿元,清偿率100%,互联网涉拖欠企业账款投诉动态清零。加强政银企融资对接,推动银行机构合计授信户数1233户,授信金额35.7亿元,协调推动全省首笔“林权质押贷”“军创贷”等金融产品落地,全市普惠小微贷款增速高于全口径贷款增速17.23个百分点。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2024年兑付市本级达产增产团队奖励、工业用电补贴、贷款贴息等奖补资金198万元。2024年,民营经济创造了全市70%以上的税收收入,70%以上的授权专利,80%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岗位,90%以上的外贸进出口总额,为佳木斯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强大的民营力量。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