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龙江新闻
    “大思政课”建设中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担当

    □朴浩瑜

    “大思政课”之大在于要有大情怀、大视野、大课程观和大先生,建设“大思政课”并持续推进高校思政教育变革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多主体深入配合、多方面协同发力的系统工程。高校辅导员作为其中的重要主体,需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时刻铭记肩负的使命责任,在工作岗位上力求进步,积极应对来自时代的考验,为新时代思政教育的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思政课”建设中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大思政课”建设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政教育体系当中的骨干力量和核心角色,其职能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和为学生提供服务,更延伸到思想引领、资源整合、平台构建等多个维度。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直接实施者,要充分发挥“教”“管”“服”三重优势,通过举行班会、谈心谈话、学生日常事务管理、校园危机事件应对、心理健康辅导、职业生涯规划等形式的活动,参与到“大思政课”的建设中。

    “大思政课”建设的教育者和协同者。辅导员的日常工作细碎繁杂,涉及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由此可见,对于辅导员群体而言,管理和服务虽然也是日常工作的重点,但教育才是主业主责。“大思政课”建设强调的“三全育人”其中之一的全员育人,要求辅导员不单要承担起教育者的职责,还需成为跨维度教育资源的协调者,打破各方之间存在的壁垒,有效联动思政课教师、心理健康教师、校外实践基地等多方资源,与各部门之间统筹配合,形成协同育人的网络大格局。

    “大思政课”建设的开拓者和评价者。“大思政课”建设的全过程,都离不开各方主体的积极主动参与,辅导员是各主体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因此应当从开设阶段到最终的评价阶段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大思政课”开设的受众主体是学生,辅导员作为众多主体中与学生关系最亲近的群体,其参与和陪伴了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无论作为“大思政课”的开拓者还是评价者,辅导员无疑都是适合的,因为全过程中,辅导员群体拥有其他主体所不具备的双重视角,即不仅能站在思政教育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还能做学生的“代言人”,其日常工作直接面对学生群体,是最容易明晰学生对于“大思政课”的反馈意见和最新诉求的,辅导员的一线教育、管理和服务经验可为“大思政课”的建设提供精准的受众需求和即时的动态反馈。

    “大思政课”建设中辅导员的使命担当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无论时代如何进步,教育模式如何革新,都离不开“立德树人”这一根本行动指南。辅导员要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因此首先要注重对自身师德修养的提升,身体力行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行为影响,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最终成才树立可参考借鉴的标杆。此外,辅导员还要深化理论根基,不断刷新专业知识版图,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听取建议,不断对内容和方式进行反思和优化,争取讲好、上好每一堂思政课,切实高效地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拓展“铸魂育人”的重要阵地。传统思政教育仅以课堂教学的模式进行,“大思政课”的革新之一就在于要拓宽思政教育的阵地,使其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辅导员应严格遵循这一宗旨和原则,积极地“走出去”,将思政教育课堂搬到实践中、搬到网络上,实现“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与“网络微课堂”的有机融合,形成多维度、多阵地的“大思政”教育格局。辅导员让学生不仅仅在课堂上接收理论知识,还能在课下组织带领学生参加校内外相关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不仅能培养学生对于思政的学习兴趣,还能具象化理解所学到的抽象理论知识。此外,还可借助“学习强国”、慕课等这些网络平台,发挥网络课堂优势,让思政课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增强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提升学生对于思政学习的参与度。

    提升“精准育人”的职业素养。随着“大思政课”这项系统工程的建设推进,对于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主动适应新时代要求,聚焦职业素养的提升是辅导员迈向职业化道路的必要选择。明确自身的职业定位,制定短期成长目标与长期发展路径,积极主动参与学校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聚焦特色领域,如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网络思政等方面,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拓宽实践平台,主动向学校申请校内外的学习交流和实践机会,为职业化发展积累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报名参加学校、社会组织的考核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能力的各项比赛、案例评选等活动,在竞争中发现自己的短板,在日后的学习培训中进行针对性提升;在日常工作中,养成记工作日志的好习惯,通过复盘的方式明晰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的方案,还可收集学生评价与反馈,从而实现精准育人。

    (作者系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辅导员、助教)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