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黑龙江财政部门将全面落实这一政策部署,做好生财、聚财、理财文章,推动预算报告各项任务落地见效,服务黑龙江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财政厅厅长孟祥会表示,2025年,全省财政工作将重点围绕“时度效”三个字展开,推动财政工作再上新台阶。
全国人大代表孟祥会
“时”,即时势、时机、时效,具体来说:一是把握时势。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集中财力办好大事要事。二是抢抓时机,深入对接中央财政支出政策,立足我省战略定位,结合发展需求,深入细致做好项目谋划储备,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国家支持范围,切实用好用足国家政策红利。三是提升时效。坚持主动靠前发力,各项工作能早则早、能快则快,加快资金分解下达和拨付进度,采取免审即享、直达快享等方式,助力“两新”“两重”以及产业、科技、人才等政策早落地、快见效。
“度”,即强度、准度、温度,具体来说:一是保持支出强度。统筹各类财政资源,科学配置财力,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为全省发展注入更多动能。二是提升投入准度。加强财政与金融的配合,综合运用贴息、配套、投资基金等方式,更好发挥财政资金乘数效应和杠杆作用。三是增强惠民温度。持续强化财政民生支出保障,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聚焦发力支持办好幸福龙江20件民生实事,特别是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乡低保等补贴标准,切实增加居民收入、健全社保体系、增强消费能力。
“效”,即效益、效能、效果,具体来说:一是释放改革效益,深入落实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任务,切实激发全省发展活力。二是提升管理效能,扎实推进财政科学管理试点,提升财政管理的系统化、精细化、标准化、法治化水平。三是拓展化债效果。充分运用国家化债政策,加强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监管,多措并举及时足额偿还政府债务,同时严格落实“三保”分级保障责任机制,加大财力下沉力度,兜住兜牢基层“三保”底线,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
记者:孙思琪;摄影:郭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