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滑冰100米赛场上,高亭宇以9秒35的成绩打破亚洲纪录,斩获金牌。本报记者 郭俊峰摄
杨滨瑜夺冠后庆祝。本报记者 刘心杨摄
宁忠岩夺冠后庆祝。 本报记者 郭俊峰摄
李心鹏在比赛中。 本报记者 蒋国红摄
陈玲双在比赛中。 本报记者 刘项摄
□本报记者 杨镭
14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落下帷幕,中国代表团取得32金27银26铜的佳绩,以绝对的优势雄踞奖牌榜首位。其中,黑龙江运动员共获得13金8银8铜(包括与其他省市运动员共同获得),作为冰雪运动大省再次作出应有的贡献。
奖牌榜上的这一串数字令人欢欣鼓舞,而构成这一串数字的,是赛场上一个个闪光的瞬间——有享誉世界的名将表现出的强大实力,有初出茅庐的新星让更多人记住他们的名字,更有一些新项目和非优势项目龙江冰雪健儿取得了突破,让人产生更多期待。
名将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那些早已在冬奥会等世界大赛中摘金夺牌的名将,永远是赛场上的焦点,但同时他们也承担着捍卫各自优势项目、为中国代表团守护“基本盘”的压力。本届亚冬会,几位早已从龙江走向世界大舞台的冬奥冠军、世界冠军,出色地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速度滑冰是本届亚冬会中国队表现最为强势的项目,全部14枚金牌,中国队获得其中11枚。在这当中,来自黑龙江的“双子星”高亭宇和宁忠岩居功至伟:高亭宇在短距离项目中的优势无人能够撼动,顺利拿下男子100米、男子 500米两枚金牌;宁忠岩在中距离项目中的表现依旧稳健,在男子1000米、男子1500米两个项目中也是以舍我其谁的气势“收割”金牌;此外,两人还和队友廉子文一起,获得男子短距离团体追逐金牌。因为这对“双子星”的存在,中国速滑队在亚洲范围内牢牢占据着男子短距离、中距离的统治地位。今年将满28岁的高亭宇,在速滑项目中已经步入老将行列,但对三年前已经站上北京冬奥会最高领奖台的他来说,一年后的米兰冬奥会,他还想“再快一点”,还期待“明年的状态会更好”;而三年前在北京没有收获奖牌的宁忠岩,也必然会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尽力把状态调整到最佳,圆梦米兰。
与速度滑冰项目相比,中国队一直以来的优势项目短道速滑,本届亚冬会上的表现略显暗淡。曾经称霸世界的女队,在两个决赛日中的第一天,仅有臧一泽的一枚1500米铜牌入账。第二天的女子3000米接力项目,已经成为中国短道速滑女队最后的机会。背水一战,已过而立之年的范可新率领一众“小妹妹”登场,最终成功夺冠,捍卫了中国短道速滑的荣耀。
新人表现出色制造惊喜
与捍卫“基本盘”的名将们相比,很多新生力量的涌现带来的更多是惊喜。其中一些在与世界一线选手的直接对话中表现可圈可点,展现出未来能够在冬奥会等大赛中扛起大旗的潜力。
在本届亚冬会涌现出的众多龙江新星中,最耀眼的一颗无疑是刚刚年满20岁的李心鹏。他所参加的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向来是中国雪上项目的实力担当。男子个人赛,冬奥冠军齐广璞毫无疑问是最大的夺冠热门。但是在与老大哥的比拼中,李心鹏出人意料地更胜一筹,夺走金牌。此后,他又与两大冬奥冠军齐广璞、徐梦桃一同获得混合团体冠军,与齐广璞搭档获得双人同步项目的铜牌。李心鹏的成长轨迹与在2006年都灵冬奥会上为中国夺得首枚雪上项目冬奥金牌、首枚男子项目冬奥金牌的韩晓鹏极为相似,同样出生在江苏省,同样是来到东北后才第一次看到雪,同样成为黑龙江队的一员。一年后,李心鹏也有望像20年前的韩晓鹏一样,在意大利迎来自己的第一届冬奥会,他能否复制韩晓鹏的夺冠之路、能否成为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新一代的领军人物?值得期待。
速度滑冰赛场同样有惊喜,女子3000米、女子团体追踪两枚金牌,以及女子1500米的银牌,是来自哈尔滨的22岁女孩杨滨瑜在本届亚冬会上交出的答卷。近年来,中国速滑在女子中长项目中迅速进步,本赛季杨滨瑜在世界杯赛场上也有过登上领奖台的表现。这位赛场上英姿飒爽、场下甜美可爱的女孩,将和师姐韩梅一起,为中国队在这个领域中寻求世界赛场上的一席之地。
此外,与大姐姐们一起登上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最高领奖台的18岁女孩杨婧茹同样值得关注。尽管在女子1500米决赛中摔倒、在女子1000米半决赛中被判犯规,没能在个人项目中取得奖牌,但她一年内的进步有目共睹。要知道,不到一年之前就连一路看着她长大的教练都不认为她有机会赶上亚冬会,本届亚冬会甚至是她首次参加成年组的国际比赛。从比赛情况看,她所需要的,是更多与世界一线选手直接对抗的经验。
部分项目取得重大突破
本届亚冬会上,部分项目并非中国队的传统强项,其中一些甚至是近几年在国内才开展的项目。在这些项目中,包括黑龙江运动员在内的中国健儿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滑雪登山,因为将在米兰冬奥会上成为正式比赛项目,近几年受到普遍关注,国内也是近几年才开展这个项目。本届亚冬会,中国队包揽该项目全部的3金3银3铜,展现出在亚洲范围内的强大统治力。其中,两名黑龙江运动员有着出色表现,布鲁尔包揽男子短距离、混合接力两枚金牌,毕禹新则获得混合接力银牌、男子短距离铜牌。米兰冬奥会,他们能否与世界各国选手一较高下并取得佳绩值得期待。
相比之下,越野滑雪项目中,黑龙江运动员的突破主要体现在团队实力的提升。在这个项目中,中国队在以往历届亚冬会取得过好成绩,像上届亚冬会黑龙江名将满丹丹就有金牌入账,但主要体现在个别运动员的突出实力。而本届亚冬会,三名在去年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上崭露头角的黑龙江女孩同时入选中国队阵容,最终池春雪、陈玲双和另外两位国家队队友一起拿下女子4×5公里接力金牌,孟红莲获得女子个人短距离(传统技术)银牌,池春雪获得女子5公里(自由技术)铜牌。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中国队、黑龙江队的传统优势项目,近年来陷入低谷。比如花样滑冰,黑龙江组合任俊霏/邢珈宁获得的冰舞银牌,是该项目中国队本届亚冬会唯一一枚奖牌;比如速度滑冰,中国队丢掉的3枚金牌全部是女子短距离项目,而这曾经是中国队最大的优势项目,黑龙江队就曾经培养出薛瑞红、王曼丽、王北星、于静等世界一流选手;再比如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在冬奥会亚军刘佳宇没有参赛的情况下,已过而立之年的蔡雪桐在这个年轻人的项目中显得多少有些力不从心。
不过,近年来中国、黑龙江冰雪体育的蓬勃发展可以给我们更多信心:我们可以从七台河的几百名短道速滑少年们身上找到信心,这里还没有算上这座“奥运冠军之城”输送到省队、国家队的队员,这样的人才基础让人底气十足;我们可以从各地冰场上学习冰球、冰壶、花样滑冰等项目的孩子们身上找到信心,如今这些项目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家长、孩子的欢迎,人才培养形式愈发丰富;我们也能从雪场上的孩子们身上找到信心,1996年哈尔滨第三届亚冬会后,滑雪成为国人喜闻乐见的休闲娱乐健身项目,越来越多的孩子跟着父母在雪场长大,如今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在赛场上崭露头角……随着本届亚冬会的成功举办,冰雪运动进一步收获国人的喜爱,中国冰雪运动的未来必将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