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龙江新闻
    两会声音|王迪代表:提升耐盐碱水稻种源和盐碱地综合利用创新能力

    □文/本报记者 梁金池 摄/本报记者 张春雷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坚持把农业科技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当好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建好建强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为端稳端牢“中国饭碗”作出龙江新贡献。对此,省人大代表王迪建议,提升耐盐碱水稻种源和盐碱地综合利用创新能力,建设国家级盐碱地科研试验、示范基地。

    “盐碱地综合利用是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培育应用耐盐碱水稻品种及其配套关键技术是一项重大工程。”王迪代表介绍,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简称国创中心)东北中心大庆试验站于2022年8月在省农科院大庆分院揭牌成立,目前国创中心准备在省农科院大庆分院红旗泡试验基地建设国家级盐碱地科研试验、示范基地,基地建设将由国创中心牵头,联合全国11家单位共建,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耐盐碱水稻研发技术创新平台,培养全产业链国家高端创新人才队伍,攻克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

    王迪代表建议,通过在我省建设国家级盐碱地科研试验、示范基地,培育适应性强的重大耐盐碱水稻新品种。研发出成本低、效果好且环境友好的改良剂与改良方案,使盐碱地的土壤肥力和理化性质得到显著改善。构建完善的盐碱地生态监测与评估体系,为精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盐碱地提供科学依据。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