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龙江新闻
    社会眼|“尔滨”早市出圈有何“流量密码”?

    每当晨曦微露,早市总是先于城市一步醒来。

    冻梨、冻柿子整齐排列,一口口大锅白雾缭绕,热气腾腾的豆腐脑配上包子、油条......东北腔的卖力吆喝与南腔北调的背景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市井烟火画卷。在哈尔滨,早市是最具烟火气的地方,也是无数南方游客来哈尔滨的必打卡之地。在这个火热的冰雪季,“尔滨”早市再一次凭借独特魅力频频出圈。

    特色美食一站式打卡 老味道里藏新意

    3日7时,聚集了哈尔滨特色“网红小吃”的红专街早市迎来一天最热闹的时刻。      

    糖葫芦、大冻梨、油炸糕……摊主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各种小吃香味扑鼻。

    各式各样的糖葫芦

    冰糖葫芦是最具东北特色的小吃,用热油熬过的糖浆在严寒中凝结成晶莹剔透的冰晶,包裹着红彤彤的大山楂,酸甜脆口。在“万物皆可冰糖”的糖葫芦摊区,摊主把糖葫芦做出了新花样。如果想吃素,有冰糖西兰花、冰糖苦瓜;如果感觉不够味,冰糖大葱、冰糖辣条足够刺激味蕾。

    “哈尔滨的糖葫芦我种草好久了,今天可算尝到了,味道不错。”赞叹之声不绝于耳。记者走进红专街早市时,这里已是摩肩接踵,身穿浅色系羽绒服搭配可爱毛绒帽子的外地游客成了人群的主流。

    东北黏豆包受欢迎

    “你看,这种玉米就是我们制作黏豆包的原材料,纯绿色、无污染。在俺们东北,黏豆包的寓意是蒸蒸日上,祝全国各地的朋友们,生活越来越红火。”在黏豆包摊区,热气腾腾的黏豆包吸引大批游客驻足品尝。

    记者走访发现,外地游客对哈尔滨特色小吃非常感兴趣,而红专街早市几乎汇聚了他们“种草”的所有美食。“我想吃的这早市全都有。进来的时候空着手,现在都快拎不动了。”山西游客蒋先生提着大包小裹逛着早市。

    面对游客们的热情,摊主们纷纷表示,销量上来了,品质不能差。一家卖油炸糕的摊主告诉记者,从去年11月份开始,游客明显增多,元旦过后人更多了,近八成是外地游客。“我们的油炸糕一直坚持现场手工制作,馅料也是当天制作,保证游客吃得干净、卫生。”

    边吃边逛

    “逛早市,吃早餐,不仅是看中这里货品丰富,物美价廉,更是借机感受一下本地的风土人情。”湖南游客王阳兴奋地说,零下20多摄氏度的早晨,在这烟火气十足的早市里,吃上一顿热气腾腾的早餐,是一场难忘的经历和体验。

    宠客服务再升级 体验感拉满

    最早帮“尔滨”早市打响名声的,是那些热气腾腾、物美价廉的特色美食。当人们趁着“尔滨”热度来到这里才发现,更打动人心的是冰城人无比贴心的宠客服务。

    “在红专街早市不仅吃到了美食,还喝到了志愿者送来的热水,心里暖暖的,哈尔滨真是来对了。”广东游客梁女士刚到哈尔滨,就来红专街早市打卡。她把行李寄存到早市游客服务中心,一路逛吃。“太喜欢这人间烟火气了,寒冷的冬季也挡不住这座城市的活力。”梁女士感叹道。

    工作人员为游客提供热水

    记者在位于红专街与通江街交口处的红专街早市游客服务中心看到,中心大屏幕上滚动播出早市营业时间、公厕位置、客服电话等信息,不时有志愿者进进出出,为游客提供免费热水。“东北人太热情了,没想到一个早市服务这么好,哈尔滨真是一个让人惊喜的城市。”云南游客孙先生对记者说。这里不仅为游客提供热水,还提供充电、寄存包裹等服务,同时兼具失物招领处的功能。

    挑选冻梨

    游客们不知道冷冻的黏豆包是啥,没关系,直接上屉蒸熟了卖,甜甜的红豆味顺着热气飘散开来,十分诱人,摊主还会贴心地为游客摆好一碟白砂糖;冻梨、冻柿子不知道怎么吃,不怕,摊主已经用水为你缓好,直接嗦就行……

    在“尔滨”,很多早市摊主为了更好地服务游客,纷纷升级服务模式。南方游客爱吃甜,将油条用巧克力包裹起来,推出巧克力版新式油条。全国代邮的塑封红肠,也在早市大行其道,即便是远离文旅景区的非网红早市,也有这样的贴心服务。

    “五斤以上,可以免费快递送到家。”在道外区钱塘街早市,一位买红肠的游客说,以前在商圈买特产时可以快递,没想到在哈尔滨逛个早市也能享受快递服务。这位游客打趣道:“逛个早市顺便把送亲朋好友的伴手礼也搞定了,一举两得。”

    多举措护航烟火气 吃得安心买得放心

    “尔滨”早市浓浓的烟火气吸引着八方游客纷至沓来,在品尝美食、选购特产的过程中感受着冰城人“热气腾腾”的生活。当他们沉浸式打卡时,有一群人一直默默守护,以规范到位的管理,让市民和游客吃得安心、买得放心、逛得开心。

    李丹(右一)和同事工作中

    4日6时,红专街早市刚开市,早市管理员李丹准时出现在早市上,穿梭于人群中,开始了一天的巡查。

    在红专街早市,每个摊区都张贴着《哈尔滨市食品摊贩登记卡》和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证明。登记卡上面记录了业户经营的品种、电话号、身份证号,而李丹每天早上的工作之一,就是检查这些登记卡是否被遮挡。

    除此之外,消防安全也是李丹和同事们每天早上检查的重点。比如灭火器是否在正常工作压力范围、是否超出使用年限;煤气罐上有没有固定的安全阀,报警器是否通电、有无断裂痕迹等。

    检查消防设备

    “早市火了,我们也更忙了,大部分时间都在早市里溜达、观察,对业户着装、文明用语、餐车外观、经营区域等方面进行规范管理。如遇到需要帮助的游客就搭把手。”李丹说,最近几个月,上级部门经常组织他们进行食品安全和消防安全方面的学习培训,提升大家的安全意识。

    这边早市管理员的巡查工作还在继续,那边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启动了当日早市所售食品的抽检。在出售油炸糕的摊区前,工作人员对所用的油品、油炸糕成品进行抽样检测。“这段时间,我们加密了检测频率,对早市所售的油条、蛋堡等直接入口食品进行苯甲酸、山梨酸等重点项目的检测,让市民和游客吃得放心。”哈尔滨市道里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介绍,抽检过程中,他们针对食品流通与餐饮常见的问题和风险管控点进行监督指导,引导经营主体树立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

    早市入口处摆放公平秤

    与此同时,为防止早市内出现破坏市场秩序、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几个月前,道里区、道外区的一些早市还通过摆放公平秤、发放《信用条例》等方式,增强摊区经营者诚信意识,营造安全、放心的市场环境。

    • 记者:刘瑞;摄影:刘瑞;视频:刘瑞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