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静静
高校共青团是最广泛且与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组织,团员的思想政治素养是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石,更是保障共青团活动高效运行的关键因素。数字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不仅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也在网络上寻找娱乐和社交的乐趣。但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多元化特征,使得共青团员思想素质的提升面临挑战。高校应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创新共青团思政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有效提升其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青年贡献力量。
加强网络思政教育建设 提升网络育人能力
搭建多元化宣传平台。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社交媒体平台,形成以官方账号为主导的新媒体传播矩阵,通过发布短视频、图文等形式的内容,提升思政教育内容呈现的生动性,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运用大数据技术准确了解其兴趣点、需求点,以及思政教育过程中的问题点。例如,通过分析学生在线参与讨论的频率、评论内容的情感倾向等信息,判断更受关注的话题;监测学生在观看视频课程后的反馈情况,了解教学资源实用性,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网络思政教育工作。
加强网络思政教育资源建设。高校共青团应重视网络思政教育资源的开发与整合。一方面,加强原创内容创作,如制作高质量的微课视频、主题文章等;另一方面,积极引进优质外部资源,如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开设线上讲座,或者合作引入优质在线课程。此外,注重思政教育素材多样化,比如通过案例分析、视频访谈等形式丰富教学手段,增强思政教育吸引力。
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线上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单向的知识传输,而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优势,设计具有较强互动性的教学内容,如举办线上征文比赛、知识竞赛、主题分享会等活动,激发团员学习兴趣;采用新兴技术模拟真实情境,使团员能够在虚拟环境中体验和理解复杂概念;或是通过微信、QQ等即时通讯工具进行实时答疑解惑,提高师生之间的沟通效率。线下教育则需加强与企业、社区等主体的合作,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引导团员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参与真实的社会治理活动,切身体验到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在社会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
加强网络自媒体管理 优化网络思政环境
完善网络自媒体管理制度。高校应建立健全网络自媒体管理制度,明确自媒体账号的注册、使用、监管与退出机制。具体而言,通过设立专门的网络管理部门或团队,负责指导、监督学生自媒体账号运营,确保其内容健康、导向正确。同时,加大对不良信息的监控和处理力度,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置,必要时可联合相关部门进行联合执法,以形成有效威慑力。
强化团员网络素养教育。高校应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共青团日常工作,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举办专题讲座等方式,引导团员正确认识网络媒体的特点与功能,培养其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此外,鼓励和支持团员参与正能量内容创作,促进校园文化的正面传播。
健全网络事件预警机制。密切关注网络动态,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数据分析,提前识别潜在的风险和挑战,以便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当重大事件发生时,应及时向广大师生传达相关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在此基础上,做好舆情的引导工作,引导师生理性看待问题,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加强与家长、社会力量之间的合作。高校应当主动联系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共同构建全方位的共青团成长支持体系。例如,定期开展家长会,就如何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预防沉迷等问题展开讨论,向家长传授正确的网络教育观念;与地方政府、非营利组织合作,共同发起公益项目,拓宽正能量信息的网络影响范围。
提升思政教育队伍网络素养 构建育人保障体系
构建系统化的培训体系。高校可以专题讲座、培训班等形式,构建有针对性的共青团思政教育队伍培训体系,邀请网络技术专家、思政教育领域的学者教授等进行授课指导,帮助其掌握最新网络知识和技术应用方法,提升高校共青团思政教育队伍的网络素养,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青年人才奠定基础;设置网络素养相关的课程模块,将网络伦理、网络安全意识等内容融入日常教学中,使教育者能够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增强自身在网络环境下的综合能力;鼓励教育工作者参与在线学习平台上的课程,如MOOCs(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等,不断丰富和完善个人知识结构。
加强网络实践锻炼。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如创建特色网站、运营微信公众号等以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为主题的项目活动;或者举办网络辩论赛、微电影制作大赛等创意竞赛;引导教育工作者参与如线上公益宣传、网络文明倡导等网络志愿服务,既有助于提高参与者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还能增进团队合作精神,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优化队伍评价机制。评价体系应包括思想导向、工作实绩、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个人专业素养等多维度指标,更加全面地了解每一位团干的实际表现,确保思政教育不仅仅停留在表面形式上,而是能够深入学生思想深处,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坚持多元主体评价,除团员反馈、互评、自我评价外,可以引入第三方评估,借助外部视角提供更为专业和公正的意见,形成完整的评价图谱,用于指导高校团员网络思政教育工作;注重过程管理,记录从日常行为规范到专项活动执行的每个环节,并定期开展绩效评估会议,由团队成员互相点评、共同讨论,并及时调整网络思政工作策略,以此推动整体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作者系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