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龙江新闻
    “AI+辅导员”塑造高校思政育人新动能

    □李奥运

    高校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要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打造中国版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这势必成为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AI(人工智能)技术和工具的快速发展,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辅导员如何树立AI思维、提升AI素养、运用AI技术开展育人工作,发展“AI+”模式的新动能,是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学关注的又一重要课题。

    AI+工作模式,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作为教育媒介融入高校辅导员工作模式,构建智能化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优化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一是优化辅导员工作模式。个人包保和职能协作是当前高校辅导员组织化、结构化开展日常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模式,运用AI技术可以让工作模式更具智能特点。通过引入AI技术,高校可以建立学生智能管理系统,一方面利于纵向管理,使辅导员全面把握班级学生的基本信息和学情,在个人包保的基础上发挥管理育人功能;另一方面利于横向协调,将辅导员分管的专项工作任务及有效数据信息连通,在职能协作的基础上形成育人合力。

    二是应用智能化思政平台。目前已有高校开始运用AI技术赋能辅导员工作,譬如,重庆大学上线AI辅导员——“润欣”老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推出“虚拟辅导员”;佳木斯大学开发“AI虚拟辅导员”,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实现育人功能。此类平台集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业务咨询办理、个性化学习指导等功能于一体,既减负提质,缓解辅导员日常工作压力,又赋能增效,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

    AI+育人方法,提升精准思政工作实效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作为一种教育中介因素改良育人方法,协助辅导员感知大学生思想与行为,帮助学生针对性、自主化学习,实现精准育人效果。

    一是感知大学生思想动态。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领域,实现价值引领和思想理论教育的前提是对学生思想动态的有效感知。借助无感采集和智能算法,一方面可以实现对高校学生在日常学习、寝室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语言、行为、情绪等动态数据的收集;另一方面可以对收集到的各类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和初步处理,在动态画像、舆情预测等方面供决策者(辅导员)参考。

    二是辅助大学生学习发展。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于智慧校园建设,打造人工智能教育的校园模型,结合学生实际学习需求,实现精准供给教育内容。在专业学习方面,针对学业困难群体,AI可以帮助辅导员有效进行学业指导,精准输送学习内容;在素质拓展方面,可以借助生成式AI工具,精心设计第二课堂的活动形式和内容,譬如精准帮扶就业困难群体,提升学生防电诈意识等。

    AI+专业素养,建强育人工作基层队伍

    熟练掌握人工智能技术是当下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实际需要的能力和素养,能有效提升辅导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是提升辅导员人工智能素养。人工智能的历史潮流滚滚而来,辅导员必须积极应变,主动求变,与时代同行。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工智能伦理观念,在善使善用的同时正确审视人工智能技术;其次,要不断提高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水平和能力;此外,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人掌握技术而非技术“异化”,确保技术运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二是优化辅导员队伍专业结构。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高校理应高度重视队伍的人工智能人才专业化问题。一方面高校应积极引进人工智能专业人才,作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的补充,同时赋予统筹校园“AI+”模式创建的职责。另一方面,应积极培育工作团体,形成以人工智能为特色的育人共同体,如“AI+”辅导员工作室、工作坊等,以点带面,在实践中探索AI与辅导员的融合之路。

    本文系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职能协作制研究”(SK2021A0110)资助。

    (作者系阜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