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龙江新闻
    七台河矿业公司:攒劲爬坡向阳而生

    “4月,新铁煤矿采掘均超额完成生产计划,特向公司党委、公司报捷、报捷、报捷!”

    此报捷尤为振奋人心,这是七台河矿业公司在安全辅导“高考”之下,创出的高效,也是科学释放安全产能的成果。

    龙煤七台河矿业公司的现状很难,既有市场原因、政策影响、历史沉淀,也有更深刻的自身原因。

    薄煤层、大倾角,煤层平均厚度0.86米,是全国煤层最薄、开采难度最大的矿区之一。点多面广、战线长,安全管理难度大,生产力提升难……

    然而,因势而谋,应势而变也时刻进行着。

    今年以来,七台河矿业公司以释放安全高效经济产能为重点,持续推进煤炭主业增量提质、多元产业创效增收、改革创新同向发力。

    “跪着采煤、站着做人”的七矿人,再一次挺直了腰杆“滚石上山”,前行的每一步都积攒着向上的力量。

    近日,记者走访了七台河矿业公司所属多个煤矿、工厂,多角度感受该公司攒劲爬坡的奋进力量。

    一封热辣滚烫的报捷书

    “4月,新铁煤矿二采区99号层综采过断层、三采区98号层综采遇薄带,生产条件艰难竭蹶。但在公司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全矿上下众擎易举、同德一心,原煤产量完成9.02万吨,超计划0.52万吨;掘进进尺完成1800米,超计划50米;开拓进尺完成220米,超计划30米,采掘均超额完成生产计划,特向公司党委、公司报捷、报捷、报捷!”

    新铁煤矿发给七台河矿业公司的这份报捷书,字里行间透着激动。用“竭蹶”一词比喻了生产条件之艰难,也用了“众擎易举”来提振人心。

    煤矿工人正在进行井下作业

    这样的好消息,就像乌云中射出的一道阳光,驱散阴霾。今年以来,新铁煤矿积极落实整改国务院安委会帮扶组督导意见,采煤队组由年初的6组减少至3组,实现合规生产。其中,综采二队生产创出历史最好水平;7601掘进队3月份进尺300米,再创历史新高。重点队组作用的充分发挥,带动了全矿各项工作创水平。今年1-4月,新铁煤矿采掘生产均超额完成指标,账面上出现了喜人的数字。

    新铁煤矿的实例,是科学释放安全产能的成果,也是七台河矿业公司谋篇布局、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七台河矿业公司充分发挥“夯基础、上标准”专班作用,认真查摆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科学制定治本之策。月例会统筹推进25个专班规划的132项重点任务,各项工作在应对市场变化中有了长足进步,为该公司扭亏脱困注入了强大动力。

    一场直击病灶的大起底

    技改矿井和新建矿井项目建设是七台河矿业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希望,是稳定煤炭产量规模的保障。

    七台河矿业公司将国务院督导检查视为发现企业“硬伤”的“体检”,积极配合组织3轮隐患问题大排查大起底,找准症结问题,研究解决系统复杂、点多面广等95个问题。对照国家标准,推进“一优三减”,关闭退出新建矿二水平一采区,有序关闭退出龙湖矿一水平三采区、西六采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复工复产验收工作,提升了集约化生产水平。

    同时,积极推进新铁矿、胜利矿一井深部扩储,进一步挖掘深部开采潜力,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一次智能升级的主动战

    在1115平方公里的七台河矿区的地下世界,数智引擎正在为高质量发展添薪续力。

    在新兴煤矿102综采作业现场,距地面800米的井下,一名矿工手执橙色遥控器,指挥一只巨大的钢铁摇臂缓缓前行,滚筒所过之处,锃亮的煤块应声而落。这个工作面的单产从3.7万吨增加到7.6万吨,创出全矿综采工作面最好单产水平。

    “优先保障102、161两个重点采煤队的采场、装备、配件、材料供应,落实质量达标、超产加价、班组竞赛等激励政策,确保两个采煤队全年完成110万吨产量。”新兴煤矿矿长张俊群说。今年以来,新兴煤矿充分发挥智能化综采优势,以点带面促进整体提升,煤炭产量直线攀升,智能化综采产量占全矿总产量的73.5%,在七台河矿业公司率先实现首季安全生产开门红。

    井下智能化生产场景

    “煤矿智能化发展,是决定企业未来生存发展的核心工作。”七台河矿业公司认真研究应用符合生产实际的先进智能化装备,采取一矿一策,分类分步重点推进。对不具备条件、难以实现全过程全时态智能化的煤矿,分步实施,积极推进局部生产辅助系统智能化,实现减人提效,确保安全生产。

    截至目前,新建煤矿、新兴煤矿已建成智能化煤矿,新立煤矿实现智能化开采。累计建设了8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五大生产矿井智能化管控平台、数据中心、矿井万兆环网、智能地质保障、人员精准定位、矿井工业视频全部建成,机电辅助系统固定值守岗实现远程控制无人值守“六个100%”。

    “今年一季度,在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关停,建设矿井停产的情况下,全公司12个综采队完成产量60万吨,占本部总产量的73%。我们将进一步挖掘薄煤层综采、急倾斜煤层综采潜力,依靠智能化保持均衡有序生产,力争重点采煤队全年完成产量280万吨,促进职工增收。”七台河矿业公司总经理鞠超说。

    一套瘦身强体的组合拳

    “新铁煤矿水暖科与铁东洗煤厂水暖科合并后,可停用三台锅炉、一座办公楼,避免生物质颗粒、电费及自来水的重复投入。”

    七台河矿业公司撤销合并七台河洗煤厂、龙湖洗煤厂、新兴选煤厂、铁东选煤厂,撤销4个洗煤厂中级管理机构,各项工作由煤矿党委、煤矿统一管理。此番“瘦身”,实现了降本增效、产品提质。对扭亏无望企业热电厂进行有序关闭退出,以不降级、不减工资、不影响调动为原则对人力资源进行再分配,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改革发展新路径。

    全面加强亏损企业治理,重点推进新建煤矿、建设煤矿、煤气厂减亏。今年一季度,煤气厂完成阶段性扭亏任务;新立煤矿一季度产量超计划2141吨,实现利润3973万元,提前完成扭亏任务。

    将成本层层分解,分级负责,形成网格化成本管理体系,确保实现节支1亿元的成本管控目标。

    将煤矿“四化”(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与“一优三减”相结合,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劳动用工。

    一系列举措,为七台河矿业公司稳经营、渡难关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群爱矿如家的七矿人

    “多出一吨煤,就能为企业增加效益;多出几万吨煤,就能为公司改革脱困作出更大贡献。”新立煤矿201采煤队队长姜旭春向矿工们发起的动员令,燃起了矿工的奋斗热情。全队月单产超过5万吨,以多出安全煤的攻坚行动,表达着与企业共渡难关的决心。

    一顶安全帽、一台瓦检仪、一个开关,一件件沾满了煤味的工具,讲述着劳动者们勤于创造、不懈奋斗的故事。

    “这个小铁块学名叫遥控减速机,换一个需要2万多元。现在通过袁安家一鼓捣,修一修,一台成本才几百元,为企业省钱了。”龙湖煤矿职工袁安家在七台河矿业公司是个名人,他是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以他名字命名的“袁安家劳模创新工作室”聚拢了10位“土专家”和“技术通”。“大家动手动脑,为企业省点儿是点儿。”袁安家说。今年以来,面对困难形势,袁安家带领工作室成员开展科技攻关、技术改造,为企业扭亏脱困贡献了智慧力量。

    每次戴上安全帽,背上瓦检仪和记录本走进千尺井下,新建煤矿通风区瓦检员高元龙都严格按照标准,做好防尘喷雾装置使用检查等一系列工作。因为他知道,一个小小的隐患就可能引发安全事故,一次细致的排查就可以避免险情发生。

    在七台河矿业公司,这样的职工和家庭有很多。在这场与困难对抗的征程中,一腔赤诚,默默奉献着。他们中,有荣获“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的新建煤矿职工王海默,有11载爱心助学获评“龙江好人”的龙湖煤矿职工苗澍,有勇救落水老人的新选厂职工刘庆华……

    “公司目前确实遇到了困难,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保持定力,一步一个脚印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走出困境,向阳而生。”七台河矿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戈不止一次这样鼓励职工。

    保安全、保民生、保稳定、保发展,七台河矿业公司就像一粒种子,以踏实为底色,以奋进为内核,在漆黑的泥土里一声不响地默默蓄力,等待着破土而出、迎风而立的那一天。

    (图片、视频由七台河矿业公司提供)

    赵壮志 记者 赵吉会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