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车组工作人员检查行驶车辆中是否存在“关门车”。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本报记者 王迪
“最近白天的气温还不到零下20摄氏度,对我们来说已经很暖和了。”2月16日18时,加格达奇车务段漠河站调车长孙楠将连接车辆的车钩分离后,进行对位作业。
作为调车员,孙楠和同事们的工作就是负责对运煤列车进行编组、拆分、检查,以保证将大兴安岭产出的煤顺畅通过铁路运往全国各地。他们也被称为火车的“穿针引线”人。
十几分钟前,孙楠从车站运转室走出准备对30301次列车进行取送作业。孙楠熟练地爬上机车,将自己“挂”在车厢侧面,向外探出半个身子,另外一只手拿起对讲机,与列车尾部的连结员保持联系。
列车编组时,火车倒着行驶,司机看不到后方情况,全靠“挂”在外面的调车长和连结员向司机传递行车信号。孙楠说,他会将自己和连结员观察到的信息状况通过无线调车灯显设备综合反馈给司机,确保行车作业安全。
“1号连结员,调车长请求进入两车间进行摘管止轮作业。”列车每到达指定位置后,孙楠便爬到两节车厢之间,蜷着身体,手动进行摘管止轮,为车辆摘解作准备。没一会儿,他的睫毛和发梢就已被冰霜覆盖。
保暖背心、普通卫衣、抓绒卫衣、棉袄、马夹……由于要持续十几个小时在室外作业,孙楠在不影响肢体灵活的前提下会尽可能地多穿几层衣服。
到了2月17日凌晨,孙楠的身体开始止不住地打冷战。“还剩最后几节了,再挺一个多小时就差不多完工。”孙楠说:“工作到后半夜,穿啥都不管用了。不过,想想火车那头连接着千家万户的温暖,我也就有坚持的动力了。”
从事调车员工作6年以来,冬天作业对于孙楠来说,冷已是常态。孙楠感慨地说,只有他们挨住了“冷”,才能为千家万户送去“暖”。
铁路线路上一列列的火车呼啸而过,每一列车都是调车员一节一节车厢编组起来的。漠河站副站长李荣鑫说:“漠河气候寒冷,在这里工作,大家心里都坚持着一个信念,那就是身在最北方,传递温暖至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