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课。本报记者 周姿杉摄
本报讯(记者周姿杉)近日,全省中小学校健康教育展示交流活动在哈尔滨市举行。全省各市(地)、县(区)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专兼职教研员、体育教师、校医(保健教师)代表及学校健康教育负责人参加活动。
本次活动融合了专家讲座、现场展示、专家点评与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围绕健康教育的课程构建、教学创新与协同机制进行了深入研讨。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马迎华的专题报告《中小学课程教材中安全与健康教育系统构建与创新实践》、辽宁教育学院体育与健康教研员、副研究员王英梅的专题报告《新课标背景下健康教育的新思考与践行》,为全省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专业引领与实践指南。活动聚焦心理健康、安全应急与健康生活方式等重点领域,集中展示了4个优秀教学课例与4个典型经验,为参加活动的教师提供可借鉴的范例。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副院长刘德宏表示,本次活动紧扣“健康赋能未来,深化学校健康教育改革与创新实践”主题,为全面提升学校健康教育质量作出示范。下一步,将深化教育研究,筑牢“健康第一”理念,推动健康教育全过程融入、全学科渗透,健全家校社协同共育机制,强化数据支撑,实现精准施策。加强教研指导,构建小初高一体化课程体系,积极推广情境教学、项目式学习等多样化教学方式,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创新深度融合。提升专业能力,夯实师资与育人基础,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本次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搭建了教研引领与教学实践融合的平台,推动了健康教育课程一体化建设、教学创新与专业化提升,为构建家校社协同、数据驱动、全面育人的健康教育新格局作出积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