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科技健康
    逐梦九天 抢占“星”机
    佳木斯市打造卫星产业纪实

    □贺东旭 本报记者 刘大泳

    一箭冲天,冠以“华夏东极”之名;一星巡天,被赋予“佳木斯”之称。在我国商业航天迅猛发展的浪潮中,位于祖国东北边陲的佳木斯市,正凭借独特的资源禀赋与前瞻布局,悄然跻身中国卫星产业的核心版图。

    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国家政策持续支持航天强国建设,商业航天更被写入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佳木斯敏锐捕捉到战略机遇,以卫星测控和数据应用为切入点构建全产业链。

    资源独特 配套服务显优势

    佳木斯拥有发展卫星产业的独特优势。佳木斯市委副书记、市长王铁介绍:“佳木斯市区位优势独特,与新疆喀什、海南三亚共同构成中国卫星测控的‘陆基大三角’,可实现对国土全域的覆盖测控。晴朗少云的天气、开阔的仰角、洁净的电磁环境,使这里每日最多可接收卫星过境信号6.5轨,相较国内其他点位至少多出2.5轨,数据接收量提升62.5%,成为卫星地面站建设的理想之地。”

    作为区域中心城市,佳木斯正在建设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3座4C级机场、3条高铁、4条高速公路联通内外,为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卫星地面测控站、深空测控站等“国字号”单位提供完善配套服务。

    另一方面,广袤的黑土地、丰富的水系、广阔的农林区域,为卫星遥感、北斗应用提供了极具代表性的验证场。“卫星+农业”模式让佳木斯成为全国唯一在精准农业领域入选北斗规模应用十大场景的地级市。

    卫星遥感、通信、导航三大主要应用场景,佳木斯几乎全部具备,无论是在自然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强化边境安全上,还是在智慧城市建设、物流枢纽服务、应急能力提升上,佳木斯市都能够为卫星应用提供优选场景,而且在区域范围内、同体量城市中具有较强的示范推广作用。特别是在现代农业发展领域的应用,有全国九个之一的农高区为引领,有100个部级、省级科技示范基地为支撑,有周边辐射上亿亩土地为保障,卫星应用正在这里与现代化农业“耕种管收”进行全链条融合,卫星应用的实践舞台日益宽广、发展机遇不断涌现。

    规划落地 系统布局见实效

    “两年前,佳木斯市提出抢抓机遇,大力发展卫星产业,全市上下达成共识,迅速开展工作,卫星产业链条逐年延伸。”佳木斯市工信局局长国宏利说。

    佳木斯不仅牵头编制《卫星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30年)》,还主动向上争取政策认同,成功被纳入国家测控网络北方节点,明确为黑龙江省卫星互联网产业中的区域中心。

    2023年以来,佳木斯组建“专人+专班+专项”招商小组,开展上门招商40多次,对接企业70余家。目前已引进上海垣信、航天星寰、北京驭星等8家行业头部企业落地。到今年年底,预计续建及新建项目17个,涵盖测控系统、数据服务、应用示范等多个领域。

    在抚远市鸭南乡富兴村与平原村,记者看到,12座白色测控天线矗立于此,一座占地面积19.2公顷的崭新的卫星产业园正在崛起。上海垣信、陕西星邑、中科星图三家企业率先入驻,聚焦卫星测控与数据接收领域,总投资额超5亿元。据了解,2024年,抚远市实现卫星产业“从无到有”的突破——一年之内,完成招商、签约、建设、投产“四连跳”。

    抚远卫星产业园区的建设只是佳木斯市卫星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佳木斯市正在重点建设“四中心两基地两园区”:四中心,即建设卫星测控产业中心、卫星数据算力中心、卫星数据产品应用开发中心和卫星设备、组部件及相关产品制造中心;两基地,即建设卫星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基地、航天文旅产业基地;两园区,即建设佳木斯市抚远卫星地面测控及应用产业园和佳木斯市前进区卫星产业园区。

    从会议到星空  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佳木斯市已连续成功举办三届卫星产业发展大会,汇聚院士专家、行业翘楚、头部企业家等近百人,集聚智力资源,搭建创新平台,推进项目合作,揭牌成立专家委员会,成立商业航天应用子联盟。截至目前,该市已建设卫星产业项目21个,总投资43.23亿元;另有31个项目正在对接洽谈,投资额超40亿元。

    真正让佳木斯“破圈”的,是航天文化与航天经济的交融:2024年12月,长征六号甲火箭箭体首次涂装“华夏东极佳木斯”城市标识,并成功发射;“千帆星座”第100颗星被命名为“佳木斯号”。相关报道总浏览量超2000万次,城市知名度大幅提升。

    目前,佳木斯已初步形成了集“测控—数据—应用—制造”为一体的卫星产业链:在测控领域,航天驭星、星邑空间等企业建设地面站和卫星数据中心;在数据与算力方面,引进中国移动建设卫星数据算力中心;在北斗规模应用上,与上海联适、南方测绘、千寻位置、美团等企业合作,探索北斗导航与数据服务、农机生产、时空信息服务等方面应用场景。

    佳木斯市委书记丛丽表示,佳木斯从锚定卫星产业全新赛道到今天,步履坚定、工作扎实,很有成就感。佳木斯66米深空探测站托举“嫦娥”揽月、“祝融”探火、“天宫”巡天;佳木斯气象卫星地面站承担风云系列及国外极轨卫星的数据接收任务。上海垣信等佳木斯卫星地面站已测运控600余颗商业卫星,服务国家大型低轨星座计划。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