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科技健康
    芯明天 擘画微纳制造新蓝图

    芯明天产品的资质认定。

    芯明天相关产品的应用。

    芯明天生产车间里工人正在工作。

    □文/王思琦 本报记者 彭溢 摄/王思琦

    7月5日,我国首颗综合性太阳观测专用卫星“夸父一号”在轨运行满1000天。当“夸父一号”在太空捕捉太阳风暴的瞬间,我国自主研发的压电快反镜正以纳米级精度校准激光信号——这双“太空慧眼”的背后,是哈尔滨芯明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明天”)在压电纳米技术领域的硬核突破。

    作为黑龙江省唯一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等七部门发布的全国50家未来制造领军企业的公司,芯明天持续打破技术壁垒,正以“三维发展矩阵”的布局,在微纳制造领域勾勒出从技术跟跑到生态引领的跃迁路径,为中国高端制造写下鲜活注脚。

    新技术 动“中国制造”迈向高端

    走进芯明天的生产车间,可以看到高精密的仪器正在有序运转,正在生产的是一款叫作压电马达的产品。芯明天产品项目经理刘秉强告诉记者,区别于市面上常见的电动马达,芯明天生产的压电马达主要应用于半导体、生物医疗以及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仅直线压电马达位移台产品,芯明天已经可以实现5毫米的直线位移,分辨率可以达到6纳米,速度可以达到3毫米每秒。”刘秉强表示。

    压电马达的产业化应用,离不开芯明天对多维压电纳米运动系列平台关键技术的研发突破。该突破是在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支持下取得的。

    据刘秉强介绍,芯明天从2023年开始研究多维压电纳米运动系列平台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以来,历经多次技术升级,部分技术实现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现如今芯明天在核心技术方面已经实现了自主可控。

    “该项目成功攻克了高精度纳米级运动控制核心技术体系,已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计划于2026年底实现全面市场化应用。”刘秉强直言,该成果将改变芯片半导体装备制造企业长期依赖国外供应的被动局面,打破国外“卡脖子”的技术垄断。

    新业绩 上半年产值同比增长30%

    作为我国首批未来制造领军企业,芯明天主要开展纳米量级精度微运动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并为客户提供微运动解决方案。

    芯明天副总经理杨明远表示,现阶段,芯明天形成了压电微纳驱动技术、压电粘滑驱动技术、精密机械柔性驱动技术和精密传感器技术等多项技术,申报知识产权70多项。作为省级数字化标杆企业,芯明天建设有数字化的研发中心和微纳执行器与控制器产线,实现了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的智能化数字化管理。

    我国首颗综合性太阳观测专用卫星“夸父一号”正在持续积累太阳活动第25周高峰期的太阳爆发观测数据。芯明天的拳头产品——压电快反镜就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刘秉强向记者举例说:“压电快反镜的应用就像是为太空里的中国卫星配备高精度激光‘对讲机’。”

    这样类似“对讲机”的产品,在“风云3号E星”“吉林一号”等卫星组网中,都可以看到芯明天的身影。

    依托上述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以及对纳米级精密定位产品的研发,杨明远透露:“芯明天上半年的产值较去年同期增长约30%。”

    新发展 提升微纳制造竞争力

    “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未来制造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多项资质认定和荣誉的颁发既是一种肯定,也在催促着我们继续努力。”谈及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杨明远坚定地表示,未来芯明天将聚焦微纳制造领域,持续攻坚压电纳米技术,不断构建自主技术壁垒,以公司省级微纳定位技术中试平台为依托,加速推动技术攻坚与产业转化深度融合。

    具体来看,下半年芯明天将依托现有创新平台加速压电纳米技术产业化落地,重点推进微纳执行器、控制器在半导体装备、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拓展,并同步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形成“基础研究—中试熟化—规模量产”全链条体系,为技术落地筑牢根基。

    “从长远来看,芯明天要着手构建三维发展矩阵。”杨明远说。所谓三维发展矩阵,即在技术维度上,芯明天将突破压电纳米运动精准调控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纳米级制造装备,实现多领域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替代;在产业维度上,将向上游拓展压电陶瓷材料研发、向下游延伸纳米机器人应用,打造微纳制造产业集群;在生态维度上,将牵头组建未来制造产业联盟,推动行业标准制定。

    当产业链上下游、产学研力量在其搭建的平台上形成协同创新合力,芯明天在微纳制造领域的竞争力将从“单点优势”升级为“系统优势”。从“技术跟随”到“生态引领”的跃迁,芯明天将为我国未来制造行业提供底层技术支撑与范式参考。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