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至6日,一场关于健康与美味的较量——黑龙江省第二届“龙江药膳”大赛如火如荼地展开。这场以“龙江药膳、健康龙江”为主题的大赛,正试图用一盅汤、一盘菜的温度,叩开寻常百姓健康的门扉。
健康龙江药膳先行
5日,由来自省直及各地市医疗机构和餐饮机构、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的中医药专家、烹饪大师及养生爱好者组成的19支代表队,与社会各界人士聚集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主楼求真讲堂,拉开了第二届“龙江药膳”大赛的帷幕。
本届大赛由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和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承办,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给予了大力支持,旨在通过参赛队伍精心设计的作品展现出药膳文化的独特魅力,在龙江大地播种下健康生活的理念种子,培育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药膳文化品牌。
“今天,我们以药膳为媒,不仅是一场技艺的切磋,更是一次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旨在让传统智慧融入现代生活,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新活力。”开幕式上,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道出了活动的意义。
“通过此次大赛,擦亮龙江药膳品牌,促进中医药膳与营养健康的深度融合,探索实现协同带动食药物质、餐饮服务、特色旅游等产业健康发展新路径,为助力龙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对参赛者寄予了厚望。
每一位到场者的脸上都洋溢着自信与期待。接下来的比赛不仅是对自身技艺的考验,更是对中医药文化的一次深情诠释。
“龙江药膳”大赛理论考试现场
比赛采取理论知识考核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形式,考查选手药膳理论水平、药膳制作技能。当天下午进行了理论知识考核。每个代表队选派4名选手参加理论考核,在60分钟内完成100道客观题闭卷考试,4名选手理论成绩取平均分计入团体总分。理论考场内,参赛者笔尖沙沙划过试卷。选手们沉着应对,展现出了扎实的理论功底。最终,来自祖研上膳食养队的王静和来自龙中医附一同合居队的王文姌,均以满分成绩获得第二届“龙江药膳”大赛理论知识竞赛一等奖。
笔试过后,选手们来到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食堂,准备第二天的实践操作比赛。药膳制作技能竞赛环节是大赛的重头戏,19支代表队将分两组在90分钟内完成四道报名的参赛作品和一道创意作品。这不仅考验了他们的药膳制作技能,更是对他们创意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挑战。
“龙江药膳”大赛实践操作现场
匠心独运药香四溢
6日8时30分,实操比赛正式开始,选手们张弛有序,他们或低头研究材料,或挥舞着手中的刀具,或品尝着刚刚出锅的菜肴,药香与食材香交织,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药膳制作画卷。
精心制作
当一道道既结合中医理论、又兼具色香味形效的佳作从厨房搬到展区的展台上,立即引来众人的围观。“好香啊!能吃吗?”“真好看!能拿走吗?”围观的人群中,有人半开玩笑道。
黑河市中医医院代表队菜品展示
黄芽酵醒鱼羊鲜,是祖研上膳食养队带来的药膳,它以鳇鱼肉、草饲鲜羊肉、羊骨棒等为主要原料,配以党参、茯苓、干姜、甘草等药材。领队李鑫介绍,此道药膳搭配体现“温而不燥、补而不滞”的中医调理原则,羊肉、鳇鱼肉的温性配合干姜的辛热,可直入中焦脾胃,驱散寒邪、振奋脾阳;茯苓则针对“脾虚生湿”,避免湿邪停滞加重虚损;鲫鱼的健脾利湿作用进一步辅助,形成“温脾-祛湿一运脾”的良性循环。
“龙中医附一同合居队”展示了他们的“冬藏·龙江冬暖参翅榛香锅”。这场炖锅融合了人参等多种珍稀药材,汤汁浓郁鲜美,参翅的营养价值更是让人叹为观止。评委们一致认为这道菜不仅食材选择上乘,烹饪工艺也非常精湛。
龙中医附一同合居队菜品展示
松针鲤鱼、当归枸杞羊排汤、鳇鱼骨汤枸杞面、紫霞丹墨锅包肉、黄精炖鱼骨、“榛轻松”营养露、虫草花拌板蓝根苗、北药龙韵绣球膳、松水沙棘凝香糕……一道道佳肴搅动着观众的味蕾。
来自牡丹江的“康馨同源·雪城膳韵”代表队,由市中医院和康乃馨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组成,他们带来牡丹江道地药材制作的养生茶饮,得到评委的肯定。
评委们与参赛选手进行菜品交流
在采访中,很多代表队都向记者推介了他们的本地的道地药材。大兴安岭代表队参赛选手杜新宇告诉记者,他们本次烹饪食材优选的都是大兴安岭特产,将松菇、藁本叶、松针、金银花、虫草花等加入到菜肴中,在保证菜品味道的同时,也能发挥出道地药材的功效。
大兴安岭代表队参赛作品
对每一个参赛者来说,此次大赛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成长机会。来自大兴安岭地区中医院的药师用手机拍下每个展台的展品,她说:“比赛结束后,我们回去认真研究其他地市的好的做法。”
获奖作品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获奖队伍脱颖而出。其中,“芪归猴头菇煲家养小笨鸡”“黄精炖鱼骨”“清络桦树汁饮”“脆皮空心豆腐雪蛤刺五加”等作品荣获“第二届龙江十大药膳”称号。当主持人宣布获奖队伍名单时,整个会场沸腾了。获奖队伍的代表们脸上洋溢着喜悦和自豪的笑容,每一道获奖作品背后都凝聚着选手们的辛勤付出和匠心独运。
让药膳走进寻常百姓家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人民群众的健康观念逐渐由传统的防病、治病向主动健康转变,养生保健、健康饮食逐步走进千家万户。药膳作为中医药文化与饮食文化相结合的瑰宝,为人们带来健康与美味的双重享受。
我省药食同源药材资源丰富,为药膳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据统计,全省共有野生中药材1500种,其中378种有一定的蕴藏量,刺五加、人参、五味子、黄芪、赤芍等药膳食材已被纳入我省金字招牌“九珍十八品”名录。通过竞技交流,进一步推动药膳研发的标准化与科学化,让药膳真正走上百姓餐桌。
代表队的菜品展示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管理中心主任张贺告诉记者:“药膳大赛是为了落实黑龙江省的中药产业而生的赛事,本届大赛在第一届的基础上增加了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的参赛资格,让更多的主体进入大赛。比赛中增加了品鉴区,互相性更强,各个队伍之间交流学习也更加方便。希望通过赛事,让药膳真正被看见,并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新选择。”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药膳食疗研究专委会秘书长陈宏斌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药膳食疗研究专委会秘书长陈宏斌连续两届担任“龙江药膳”大赛的评委,他说:“‘龙江药膳’大赛注重以百姓的健康需求为引领,更加接地气。举办药膳大赛最根本的目的,是让老百姓人人知晓药膳,每个家庭都会做药膳,把发展比较好的药膳未来形成产业化,这个方面,黑龙江省做了大量的工作。”
陈宏斌对“龙江药膳”产业的发展有着更多的期许:“药膳的发展一定要依托地理优势,黑龙江处于东北,就要以黑龙江道地食材来发展药膳,逐步形成药膳产业化。以人民健康需要为引领,以落地百姓餐桌为着眼点,一步一步往前走,一定会取得一个很大的成效。”
随着夕阳西下,黑龙江省第二届“龙江药膳”大赛圆满落幕了。当药膳从古籍走向厨房,从赛场融入生活,龙江大地上正书写着一幅润物无声的健康画卷。
记者:杨桂华 王迪;摄影:王迪 杨桂华;视频:王迪 杨桂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