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科技健康
    省女科技工作者协会
    良种良法助力粮食产能提升

    □本报记者 彭溢

    农业要振兴就要插上科技的翅膀。在省科协开展的“百会进百企”科技赋能行动中,省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充分发挥专家智力优势,组织来自省农科院、省中医药科学院等省内多个科研院所的会员及其研发团队进驻到全省多家粮食生产加工企业,针对生产实际问题,制定专项扶持技术,形成了“科技协会+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种植户+电商”的独特产学研服务模式,有效解决了企业在玉米、大豆、水稻等作物种植、收获、加工和销售过程中遇到的技术瓶颈和难题,促进了我省农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省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组织省农科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多位专家来到北大荒集团黑龙江四方山农场有限公司开展盐碱地改良技术服务。“这里的盐碱地比较重,土非常致密,都有碱斑了,种子播在这里,会严重影响出苗率。”耕作栽培研究所研究员钱春荣在一处待改良的盐碱地观察后说。

    四方山农场拥有11.4万亩耕地,其中盐碱地占比超过90%。从去年开始,省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的专家们便针对四方山农场提出的盐碱地改良难、粮食产量低等问题,从耐盐碱地品种筛选、土壤改良及耕作制度等方面,多措并举,驱盐化碱,提高粮食单产。“运用专家们带来的先进技术,2023年我们改良水田210亩地,改良旱田1000亩地,经秋季测产,水田增产19.07%,大豆增产39.48%,玉米增产20%。”四方山农场农牧产业发展部经理徐杰告诉记者,今年将扩大改良面积,通过科技赋能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

    作为省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秘书长,钱春荣介绍,协会是在省科协指导下,由我省女科技工作者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拥有会员340人,覆盖了全省13个市(地),主要来自科研院所、高校、医疗机构及高新技术企业,广泛分布于生态农业、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能源与环保等专业领域。协会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团结引领广大女科技工作者创新争先,为龙江产业振兴提供科技类公共服务产品,是我省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仅在助力龙江玉米产业发展方面,省女科技工作者就针对中农发牡丹江军马场有限公司提出的沙质土玉米产量低、水土保持难等问题,组织专家为其提供了“玉米密植水肥一体化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结合配套的秸秆还田技术,使土地在利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通过实地测产,当地种植的玉米亩产达到了851.8斤,实现了粮食增产增收。针对黑龙江荣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出的玉米须产量低、采收成本高,以及哈尔滨健康农牧业有限公司提出的不同批次玉米须口感不一致等问题,分别提供了“玉米须规模化生产加工技术”和“玉米及玉米须高产增效栽培技术”,使玉米须采收成本降低了20%,采收效率提升了30%,大幅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促进玉米产业链延伸。针对巴彦县刘辉巨农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提出的秸秆还田农机农艺不匹配等问题,提供了“玉米秸秆覆盖还田条带耕作栽培技术”,通过集成“秸秆归行清垄+苗带旋耕松土+深松放寒增温+免耕精播+宽窄行通透集成技术”,实现了玉米田蓄墒增温、苗齐苗壮和增产增收。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