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以来,大庆市紧扣“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遵循“宜翻则翻、宜旋则旋、宜整则整,能整尽整”原则,统筹农机力量精准发力,截至11月14日,秋整地计划面积157.79万亩,实际完成221.5 万亩,完成率达140.38%,以精细化整地为来年农业丰产丰收夯实基础。

整地现场
在大同区大同镇二村,海通现代专业合作社的700多亩玉米地已完成全套秋整工作。“先深耕翻土,再旋碎土块,最后平整土地,收割机收玉米时就把秸秆粉碎还田了。”合作社负责人王波踩着松软的黑土介绍,这套“组合拳”让土壤肥力和透气性显著提升,秸秆还田像给黑土盖了“保暖被”,冬天冻融后还能减少病虫害,“‘黑色越冬’的好处,咱农民最清楚,来年开春直接播种,省工又高产。”
针对不同地块特性,各地因地制宜施策。肇州、肇源的农田里,大型整地机械开展深松、翻耕、耙地一体化作业,翻起的黑土层层叠叠。“整地深度都达到30厘米以上,能有效打破犁底层。”现场作业负责人说,深层耕作如同给土地“松筋骨”,可大幅提升土壤透气性和蓄水能力。
肇源县明鑫农机专业合作社还走出秸秆循环利用的特色路径。理事长崔光明算了一笔账:合作社2000多亩玉米地中,1000多亩用茎穗兼收收割机,秸秆直接拉到养牛场当饲料,既解决秸秆处理难题,又节省饲料成本,来年免耕即可播种;剩余地块则根据土壤墒情,计划来年开春再精准整地。
“秋整地是改善土壤结构、提升耕地质量的关键先手棋。”该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市早谋划、早部署,制定详细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技术标准和时间节点,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的装备优势,通过技术指导、资源统筹等措施,确保秋整地工作有序高效推进,让黑土地在精细化呵护中持续焕发活力。
(图片由大庆市委宣传部提供)
韩冰 记者 刘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