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26日讯(记者曲静)26日下午,由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主办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第十一场,省营商环境局围绕“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助力龙江高质量振兴发展”进行专题发布,并回答记者和网友提问。
省营商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孙恒义介绍,“十四五”以来,省委省政府着力构建上下互动、横向联动、同向促动的“大营商”格局,形成“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都为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通过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及“服务企业效能提升突破年”行动,我省营商环境整体水平实现逐年提升。
改革引领、降本增效,着力打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一是市场制度体系持续完善。全面推进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领域改革,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核实、整改等长效机制。目前,全省经营主体数量达到336.69万户,较“十三五”末期增长28%。二是生产要素保障能力持续加强。加大融资服务支持力度,全省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年平均增速达到13.6%;优化项目用地审批流程,一般社会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压减25个工作日;强化人才引进和培养,全省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分别达到111.98万人和271.6万人。三是贸易通关便利水平持续提高。全面推广跨境贸易“提前申报”“两步申报”“船边直提、抵港直装”举措。
数字赋能、流程再造,着力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一是数字政府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建成全省数字政府“一朵云”“一张网”“一平台”,形成全省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深化新技术应用和场景拓展,研发“龙政智数”政务大模型,累计服务超3000万人次。二是政务服务效能整体提升。深入实施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治理,全省政务服务事项基本实现无差别受理、同要素管理、同标准办理。三是龙江特色品牌效应不断彰显。创新推出龙易办、龙易享等“龙”系列标志性服务产品,满足企业审批服务、政策兑现、诉求反映等方面需求。
立法先行、包容审慎,着力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一是重点领域立法稳步推进。修订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配套出台省投资促进和服务保障条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等具有龙江特色、社会关注度高的法规制度。二是涉企行政执法日趋规范。推行“扫码入企”“一业一查”、包容审慎监管执法等涉企行政执法举措。三是司法服务保障质效明显提升。创新构建多层次多领域解纷体系,125家基层法院入驻同级综治中心,381个人民法庭融入“四所一庭一中心”联动机制,663名特邀调解员进驻诉讼服务中心,满足企业群众多元司法需求。
有求必应、守信践诺,着力打造重商亲商的人文环境。一是亲清统一新型政商关系逐步形成。发布《黑龙江省政商交往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同步建立覆盖全省的“企业服务员”队伍。二是政企沟通交流机制常态运行。打造政商沙龙、产业会客厅、早餐会、恳谈会等政企交流平台,累计开展活动2.3万余次,面对面解决企业问题诉求3.8万余个。开通“企业诉求直通车”,建立“2110”高效闭环处办机制,全程全量跟踪督办企业诉求。三是政府诚信履约建设深入推进。率先建成全国首个省级政府合同监督管理平台,纳入22730家各级行政事业单位108万份合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