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飞)“十四五”期间,哈尔滨市积极响应国家粮食安全与节粮减损战略要求,立足科技兴储,大力推进“智慧粮仓”建设,推动粮食储备管理向现代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储粮保障水平。
推进绿色仓储升级,实现储粮标准化。投资1005.49万元升级改造仓容17.18万吨,重点对仓房进行气密和保温隔热性能改造,全面推广“内环流控温系统”,实现仓内温度自动调控,从根本上解决了夏季储粮易发霉、生热难题,为实现绿色储粮、保障出库品质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全市6.57万吨市级储备粮已实现绿色仓储全覆盖,粮食储存损耗显著降低,品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
建成“数字龙粮”平台,实现监管智能化。升级改造55户政策性粮食承储企业的安防与粮情监测系统,累计新增利旧摄像头2852个,建成覆盖市、县及55个库点的三级监管系统,实现了对政策性粮食从入库、存储到出库的全流程在线监管,推动粮食储备管理向全程化、立体化、精细化转型,实现了对国家政策性粮食的即时在线管控和穿透式监管。
创新储粮技术应用,实现管理科学化。在仓内布设检温系统,实现对温度、湿度、虫害等粮情指标的实时自动监测,远程精准掌握粮情彻底改变了靠人工、凭经验的传统储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