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经济农业
    克东
    织密野生动物保护网 打好“生态守护战”

    护林员在山林里巡护。

    □文/摄 本报记者 唐海兵

    清晨6点,齐齐哈尔市克东县东兴林场的林间还裹着寒气,护林员老姜的胶鞋踩过厚厚的落叶,发出清脆的声响。这是他本周第8次进山巡护,手中的巡护记录仪不时对准林下隐蔽处,与空中盘旋的无人机形成“地空联动”,仔细排查着猎套、地笼等非法捕猎工具。

    在这片森林覆盖广袤的黑土地上,这样的巡护场景每天都在上演。如今,一张由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科技赋能的野生动物保护网已在克东县越织越密,让各类野生动物有了安稳的栖息家园。

    地空协同 筑牢野外防线

    “以前巡山全靠腿,有很多人力难以进入的区域,现在有了‘空中眼’帮忙,再隐蔽的隐患也难逃排查。”老姜一边用工具清理着一棵大树根部的可疑绳套,一边向记者介绍。据了解,他所在的巡护小队采用“地毯式”排查标准,每人每日步行超过10公里,对林区、湿地等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排查。

    为破解传统巡护“盲区多、效率低”的难题,克东县林草局为重点林区配备无人机,不定时对深山密林、候鸟迁徙通道等人力难以抵达的区域进行空中巡查,一旦发现可疑迹象,立即通过通讯系统通知地面人员精准核查。同时,克东县创新构建“包保责任制”,整合生态护林员、公益林管护员、网格员形成“三员合一”管护机制,将管护责任细化到每一片林区、每一段河道。

    据介绍,今年以来,克东县林草局累计出动巡护监测车375台次、人员1150人次,重点区域拉网式巡护完成率超90%。

    宣传发力 保护理念达共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克东县林草局联合各乡镇,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农户家中,发放宣传材料数千份,向村民讲解保护政策和法律知识。克东县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开设专题栏目,循环播放野生动物保护公益广告和普法节目。在“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等节点,县里还会举办科普展览、主题讲座等活动,邀请专家为群众讲解本地野生动物种类及保护要点。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加入保护行列,积极提供非法捕猎线索。

    “上周有村民发现村口树林里有可疑人员架设捕鸟网,第一时间就给我们打了举报电话,我们联合公安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及时拆除了捕鸟网,还顺藤摸瓜查处了相关人员。”在克东县林长办工作人员展示的举报台账上,清晰记录着群众提供的数十条有效线索。如今,群众的广泛参与让保护网络更加严密,也让非法捕猎行为失去了生存空间。

    政策护航 长效守护更安稳

    “清套容易,护心难。我们既要清除山林里的‘物理套子’,更要解开少数人心中的‘利益套子’。”克东县林草局局长周森林表示,为让野生动物保护实现从“攻坚战”到“持久战”的转变,克东县从制度建设入手,构建起全方位的政策保障体系。

    在责任落实方面,克东县建立了“林长+公安+市场监管”协作机制,由克东县林草局统筹协调,整合林业、公安、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力量,针对非法捕猎和交易行为,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不仅加强野外巡护清查,还对农贸市场、餐饮场所、寄递企业等重点场所进行常态化检查,从源头上斩断非法交易链条。

    如今的克东县,山林间的非法猎套越来越少,候鸟迁徙的队伍越来越壮大,清亮的鸟鸣与呦呦鹿鸣时常回荡在绿水青山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景恒久上演。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