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经济农业
    地方观察
    对俄免签 激发沿边开放新活力

    宽敞的进出境联检大厅。

    跨境列车等待出发。

    琳琅满目的绥易购商品展示现场。

    快捷通关。

    绥芬河的餐饮深受俄罗斯游客喜爱。

    游客参加节日活动。

    □文/摄 田晓慧 本报记者 杜怀宇

    漫步在绥芬河街头,能听见中俄双语的交谈声此起彼伏,国内外游客擦肩而过,一幅幅民相亲、心相通的动人画面在百年口岸之城上演。自今年9月15日我国对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实施以来,绥芬河从“通关效率”“民生互通”“消费体验”三个维度发力,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升级,努力打造沿边地区高水平开放的标杆样本。

    10分钟通关 “边境壁垒”变“无缝衔接”

    “太快了!从下车到通关完成,只用了不到10分钟。”从俄罗斯格罗捷科沃抵达绥芬河的安娜兴奋地说。在她身后,绥芬河口岸出入境大厅秩序井然,动态增设的入境通道、清晰醒目的双语标识、贴心设置的休息座椅,处处彰显通关服务的温度与效率。

    对俄免签政策出台以来,绥芬河创新推出“一站式”服务窗口,推行“掌上扫 码上知”“免签人员快速查验”服务,动态增设入境通道、延长工作时间。边检站的民警穿梭在人群中,为入境的俄罗斯游客提供贴心指引;各查验通道配备的智能翻译机,实现了无障碍交流;“移民服务首站”实体化运行,政策解读、旅游咨询、医疗救助、外币兑换等服务一应俱全。国庆中秋期间口岸入境旅客环比增长超五成,消费额同步攀升。

    “来绥芬河旅游购物,不需要复杂的手续,拿上护照,说走就走。”安娜高兴地说。

    高效通关之外,立体交通网络让旅途更顺畅。从口岸出来,俄籍旅客可直接换乘高铁前往哈尔滨,或搭乘航班飞往北京、大连。游客们说,这不仅是通关速度的提升,更是打破“边境壁垒”,实现“无缝衔接”的合作开端。

    全方位服务 “单向往来”变“民生共情”

    “这里让我找到了家的感觉。”来自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马克西姆在绥芬河已经停留了三天,他对这座城市的服务赞不绝口。

    口岸办推行的“无午休+弹性延时通关”,边检站免费提供饮用水、急救药品、充电区等便民服务,海关的智能查验设备提升了旅客的“无感通关”体验,建立“离境退税企业培育库”,广泛设立“即买即退”点,让国家退税政策在边境落地见效……在绥芬河,各部门协同配合,全面营造“安全、友好、顺畅、温馨”的跨境旅游环境。

    走在绥芬河的街头,中俄双语的标识与店铺招牌随处可见。从酒店大堂到特色饭店,从商铺集市到出租车内,“宾至如归”的服务理念已深深融入城市的肌理。

    为让旅客“购得放心、玩得开心”,绥芬河针对俄籍旅客开发出融合绥芬河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打造“必购伴手礼”,推出“打卡集章”活动,“住宿+餐饮+门票”套票更让消费链条环环相扣。就连街头的俄式餐厅都推出“专属套餐”,《俄语版美食地图》成了热门指南,出租车司机、酒店服务员都能熟练用俄语沟通。

    消费升级 “过境流量”变“消费留量”

    “来尝尝我们家的红菜汤,和俄罗斯的是不是一个味道!”俄式餐厅里,服务员用俄语热情地介绍着菜品。中餐馆里,刚出锅的锅包肉引得俄罗斯游客瓦西里竖起大拇指:“中国菜,哈拉少(好)!”在绥芬河,俄餐和铁锅炖、火锅、烧烤、东北菜都一样吸引俄罗斯游客大快朵颐。

    “比俄罗斯便宜,现场就能拿到退税款,太方便了!”在绥芬河离境退税定点商店,俄罗斯姑娘列娜刚办完退税手续,行李里满是智能手机和小家电。对俄游客施行免签政策后,绥芬河精准衔接国家政策,把“购物便利”转化为吸引客流的“磁石”,让“过境流量”真正沉淀为“消费留量”。

    选购汽车成了俄罗斯游客来绥芬河新的消费时尚,今年以来,绥芬河市二手车出口火热,出口量、贸易额双双大幅增长。

    青云市场里,选购越冬服饰的俄籍顾客络绎不绝。从“简单购物”到“多元体验”,绥芬河用“消费聚气”,让免签政策与国家退税红利形成叠加效应,不仅带来“人流”,更带来“财流”,让边境口岸成为充满烟火气的“国际消费秀场”。

    “以前签证只有7天,针灸刚有效果就得走;现在最长能待30天,彻底减少了我多次往返的麻烦,疼痛缓解也更明显!”在绥芬河市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俄罗斯患者娜塔莎正接受针灸治疗,脸上露出轻松的笑容。针对俄籍民众康养需求,医院设立了中医康养专区,推出针灸、中药足浴、药膳等服务,将以往“诊断-初步改善”的阶段性治疗,升级为“诊断-系统治疗-临床痊愈”的全周期方案。

    从中医诊室到文化交流的研学课堂,从街头巷尾的双语交谈,到商铺里的俄罗斯商品,绥芬河正用“民生暖心”的实践,让对俄免签政策成为中俄民众增进感情的“纽带”,让“中俄边境会客厅”不仅有“热度”,更有“温度”。

    如今的绥芬河,正以“通关破界、消费聚气、民生暖心”的“三部曲”,奏响中俄合作的新乐章。免签政策实施以来,入境俄籍旅客数量、旅游消费额、商贸签约额显著增长,俄方企业落地数量持续增加,绥芬河正从“通道型口岸”向“跨境消费中心城市”加速转型,为全国沿边地区高水平开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绥芬河方案”。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