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祥 本报记者 赵吉会
近年来,嫩江市将“一村一品”作为激活县域乡村集体经济的关键抓手,持续推动各乡镇特色产业从“单点突破”向“集群发展”迈进,为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科洛镇通过重点项目引领、村级项目落地、特色产业培育三大举措,推动全镇7个行政村全面形成“一村一品”发展格局。如今,科洛镇集体经济实力显著跃升,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达47万元,其中东明村突破100万元,富民产业完成率、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以上完成率均实现100%,成功走出一条特色鲜明、效益凸显的乡村产业振兴路径。
科洛镇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在科洛村,投资580万元建成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的科洛山泉水厂,凭借当地优质火山泉水资源,投产后年销售额可达377.5万元;为延伸产业链,计划开发苏打水、气泡水、茶饮料等系列产品,持续打响“嫩江科洛火山泉”区域品牌。重点扶持石头沟村“小红笨磨面粉”传统产业加工厂技术升级,目前面粉年产量稳定达400吨,年营业收入24万元。
科洛镇精准布局乡村振兴项目,全镇现有21个乡村振兴项目,涵盖基础设施类11个、产业类10个,其中投资超100万元项目4个;10个产业项目均实现稳定运行、无闲置,2024年已带动7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增收91.8万元。在科后村投资85万元新建的马肉干厂,实现“产业发展+村民就业”双收益;在石头沟村投资296万元建设的烘干塔项目,年可烘干玉米等作物1.5万吨,不仅解决了周边农户粮食晾晒难题,还为村集体年增收15万元。
科洛镇推动“一村一品”差异化发展。整合科洛村、石头沟村、东明村资源,建成8400平方米蚂蚱养殖种植草坪、1180平方米养殖棚与繁育棚,共带动相关村集体增收10万余元;投资7万元在科洛村建设1200平方米小龙虾基地,投放龙虾10万尾,年收益达18万元,填补了镇内特色水产业的空白;东明村“隐茶杯”项目则通过提档升级生产工艺,年净利润稳定在5万余元。
“一村一品”不仅是科洛镇各村的产业标识,更成为集体经济壮大、村民稳定增收的“金钥匙”。嫩江市将继续聚焦产业提质增效,在品牌建设、产业链延伸上持续发力,推动“一村一品”向“一村一业、一村一链”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的经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