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经济农业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对外贸易实现翻番 招商引资质效提升

    □本报记者 付宇

    28日,在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五场中,省商务厅厅长李继刚,省商务厅副厅长邢颖娜、路相遇、张国利,介绍了相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出口额年均增长24.6%

    “十四五”时期,黑龙江省对外贸易顶住压力实现翻番。那么,黑龙江省外贸有何特点?对“十五五”时期有什么影响?

    邢颖娜表示,“十四五”时期,我省外贸发展实现“量”的显著跨越和“质”的有效提升,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以“量”突破,我省出口额从2020年的360.9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869.7亿元,年均增速24.6%,出口与进口比例提高近8个百分点。以“智”增效,我省“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成果在外贸领域加速显现,以腔镜手术机器人、农业无人机为代表的高科技产品,以汽车整车、仪表、发动机为代表的机电产品,以辅酶Q10、苏氨酸、赖氨酸为代表的生物产品,已经逐步成为我省出口主导地位的优势地产品。以“策”赋能,全省稳外贸政策接续发力,累计出台支持对外贸易发展政策20余项,出口信保、贷款贴息、汇率避险等政策内容“含金量、含新量”持续提升。

    贸易业态向新而兴。“十四五”期间,我省跨境电商从“试点探索”迈向“集群发展”,国家级跨境电商综试区增加至4个,建设省级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服务数千家企业,海外仓已经拓展至俄罗斯、美国、巴西等多个国家,全省跨境电商贸易额由2020年的6.9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102亿元,年均增速达到96%。二手车出口实现“从无到有”,截至目前,全省有出口实绩的二手车企业88家,累计出口二手车44亿元,覆盖21个国家和地区,助推传统贸易加快向新业态转换。

    贸易平台能级提升。“十四五”期间,积极开拓欧洲、非洲以及东盟、拉美、中东、西亚等国际市场,与驻外使(领)馆及龙江籍海外商协会等经贸组织机构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不断拓展全球“朋友圈”。

    展望“十五五”,我省将进一步优化外贸支持政策,推动贸易创新发展,在扶强外贸龙头企业同时,积极开展中小型外贸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推动形成新动能成效明显、国际市场更加多元、贸易主体韧性与活力不断增强的良好局面。

    招商引资落地率84.4%

    近五年来,黑龙江省在招商引资方面取得了哪些突出成效?

    路相遇介绍,“十四五”以来我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健全招商引资机制,招商引资质效不断提高,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抓招商就是抓发展的共识高度凝聚。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每年组织召开全省招商引资大会,按季度组织招商引资及产业项目建设推进会,通过高位推动、强效部署,招商引资是地方经济发展“源头活水”的认识更加深入,全省大招商招大商的氛围日益浓厚,形成了“项目为王、实干为要”、招商引资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十四五”以来,全省招商引资规模持续扩大,实际利用内资从2021年的2011.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822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

    招商引资效能逐步提升。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推进机制,成立全省招商引资领导小组,下设11个省级招商工作专班,形成统筹协调、合力推进的招商工作体系。积极打造“投资龙江”品牌,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借助进博会、投洽会、消博会和哈洽会、新博会等省内外平台密集组织招商对接,搭建亚布力论坛企业恳谈会、外资企业龙江行、民营企业进边疆·龙江行等省级招商平台,赴瑞士、沙特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地区开展招商推介活动,形成一批招商引资合作项目签约落地。“十四五”以来,签约项目7267个,落地项目6132个,项目落地率84.4%。

    招商引资项目结构持续优化。“十四五”以来,全省引资结构实现“三个转向”,新旧动能转换成效显著。产业方向向“新”。签约落地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项目849个,占总落地项目的13.8%。现代金融、电子信息、创意设计产业在“十四五”期间实现招引“破零”,北一半导体项目、江丰电子等一批高科技项目填补省内产业空白,推动产业迭代升级。外来战略投资者向“优”。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等六强企业项目435个,总投资额6050亿元。产业结构向“精”。聚焦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现代产业集群等重点领域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一重、哈电等龙头企业招引产业链企业,提升本地配套率,分别由41%、15%提高到43.5%、20%。

    服务投资企业和项目的能力明显提升。积极落实国家关于规范招商引资行为要求,出台《黑龙江省投资促进和服务保障条例》,实行“四单合一”产业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全面落实“省、市、县”三级项目服务机制和领导包联制度,常态化举办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着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坚定企业在龙江投资信心。深耕我省多年的双城雀巢、凯斯纽荷兰等外资企业持续在我省扩能增资,对我省营商环境投出了信任票。

    商贸流通体系实现能级提升

    就“十四五”期间,我省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的情况及具体成效,张国利回答了记者提问。

    城市商业“网络畅通”,消费载体能级持续提升。哈尔滨市入选首批“全国现代商贸流通试点城市”,获得中央财政资金3亿元,为我省加快构建高效顺畅的现代商贸流通网络发挥了示范先导作用。佳木斯市入选首批“全国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我省承办全国工作现场会,经验做法被复制推广。哈尔滨中央大街获批国家级示范步行街,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中华巴洛克街区等商业步行街(商圈)消费场景和服务网络更加完善。佳木斯、黑河市被商务部评为“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全省近200个生活圈完成了试点建设,总投入资金2400余万元,带动社会投资近3000万元,服务城市社区居民超320万人。

    乡村流通“强基固本”,农村电商效能不断增强。开展县域商业建设行动,2022-2025年全省共获得中央财政资金超4亿元,通过发挥专项资金效益,进一步完善县域商业网络,全省商贸服务实现县、乡两级全覆盖,其中,海林、富锦、汤原、铁力、友谊5个县市商贸流通发展经验入选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案例集。全省25项工作成果分别入选全国农村电商“领跑县”“全国县域直播电商中心”“全国县域数字流通龙头企业”等案例集,农村电商主体不断壮大,电商“新农具”作用日益凸显,农产品上行渠道得到进一步拓展。

    流通链条“扩能增效”,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哈尔滨市被列为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4家企业相继荣获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十四五”期间,共获得4.8亿元中央财政资金,通过支持农商互联和农产品供应链建设,干支线冷链物流配送效率有效提升,农产品零售终端冷链环境得到优化和改善。实施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引导企业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加速提升流通环节的智能化和响应速度。在着眼绿色循环发展方面,推动哈尔滨市入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通过试点作为切口,助力全省逆向流通可持续发展。

    老字号“守正创新”,品牌发展动能加速释放。“十四五”期间我省累计6家企业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60家企业获评“龙江老字号”称号,向新认定的老字号企业累计兑付一次性奖励资金2700万元,借助西博会、消博会、哈洽会等宣传平台,举办“老字号嘉年华”等系列展销活动,组织老字号进社区、进企业,打造老字号数字博物馆,拓展企业销售渠道,有效提升龙江品牌知名度。

    自贸试验区四大案例全国推广

    “十四五”时期,黑龙江自贸试验区是如何加强制度创新和特色产业集聚的?

    李继刚介绍,“十四五”时期,我省以自贸试验区为制度创新的“试验田”、开放发展的“新引擎”,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高质量完成各项改革任务。自贸试验区以全省万分之三的面积,贡献了全省近1/5实际利用外资和1/6进出口,累计新设企业3.5万家,生成超700项制度创新成果,为构筑向北开放新高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开展特色差异化探索,全力打造对俄和沿边开放合作新优势。制定实施制度创新成果生成机制方案、创新发展行动方案等文件,加大政策供给和赋能,推出8批182项省级创新实践案例。哈尔滨片区“企业许可‘无感续证’”“南北共建飞地产业园区”、黑河片区“创新中俄跨境集群建设”、绥芬河片区“国际危险品道路运输‘一证双线’新模式”4项案例入选国家级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为全国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提供了龙江独特的探索经验。

    以产业集聚为引擎,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制定出台自贸试验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指导意见、重点产业平台招商指引等文件,着力提升招商引资和产业项目建设质效。“十四五”期间,自贸试验区新签约内资项目超500个,实际使用内资超1400亿元。哈尔滨片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黑河片区重点发展农产品、物流等跨境特色产业,绥芬河片区重点发展木材、粮食等产业,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片区发展模式。

    以营商环境为抓手,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全力打造对标国际高水平标准新样板。推动28个部门出台33项文件、推出460余项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出台《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为自贸试验区开展先行先试提供法治保障。制定自贸试验区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营商环境整改方案等文件,对标世行和国家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专项评估,自贸试验区在执行合同、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电力等领域得分位居前列,成为全省营商环境的标杆典范。

    让龙江“地域特色”成为“全球好物”

    黑土地有很多宝藏好物,如白桦树汁、黑蜂蜜、猴头菇等,政府有什么好办法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这些龙江特产?

    张国利介绍,省商务厅通过开展“龙江好物全球行”产销对接活动,积极助力龙江优质地产品拓展国内国际市场,叫响“黑土优品”“九珍十八品”和老字号等龙江品牌。截至目前,“龙江好物全球行”产销对接活动已成功举办海口、宁波、成都、济南、北京、呼和浩特、广州、长沙、贵阳等9站,在欧洲、中东、中国香港10余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专场活动。活动吸引200余家知名品牌企业踊跃参与,通过品牌推介、产品展示、现场品鉴、商务洽谈等多元化形式,充分展现龙江产品独特魅力。活动期间,累计达成意向合作462项,意向签约金额近700亿元。同时,指导各市(地)商务部门结合当地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产销对接活动,有效拓展了龙江产品国内外市场渠道,进一步提升了龙江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按照商务部“购在中国·2025精品消费月活动”工作部署,结合上海进博会活动安排,省商务厅将于11月6日在上海市举办“龙江好物全球行”(上海站)产销对接活动。通过“展示+对接+体验+合作”四维模式联动,加快“黑土优品”“九珍十八品”等龙江优质地产品布局国内国际市场,走进千家万户,让龙江“地域特色”真正成为“全球好物”,助力龙江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