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经济农业
    中科曙光高性能计算产品事业部总经理李柳
    AI计算开放架构支撑龙江科研创新

    □文/王思琦 本报记者 彭溢 摄/本报记者 张春雷

    在AI驱动科学发现(AI4S)的浪潮下,高性能计算正成为破解多学科共性难题的关键支撑。10月23日,在2025中国计算机大会相关活动上,中科曙光高性能计算产品事业部总经理李柳表示,当前科研创新亟需突破软件环境、数据、模型等瓶颈,而AI计算开放架构与国产算力集群的可靠性支撑,将为地方科研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以黑龙江为例,这一架构通过“技术适配+资源整合”深度赋能寒地农业、生态保护、新材料研发等领域,推动科研创新迈上新台阶。

    李柳提出,AI计算开放架构是面向大规模智能计算场景的协同创新体系。它以GPU为核心进行高效紧耦合系统设计,联动产业链企业从“算、存、网、电、冷、管、软”单点突破走向集群创新。为促进行业生态共建,中科曙光联合多家企业开放关键技术能力,覆盖部件级、系统层、基础设施层、软件层和数据集等五个层面。其中,AI存储优化能力、液冷基础设施设计规范、DeepAI基础软件等首批开放技术,为黑龙江科研机构提供了高级别技术共享与定制优化支持,有效降低了中小企业研发门槛。

    “我们今天发布的国内首个科学大模型一站式开发平台OneScience就可以为龙江多学科科研场景提供精准支撑。”李柳说。OneScience平台大幅降低了科研创新门槛,让非AI背景的专家也能快速上手。平台集成了“一站式”开发环境、主流模型、高质量数据集和工具链,相当于一个“开箱即用”的AI科研工具箱。举例来说,黑龙江省农业科研机构研究寒地作物模型时,无需从零搭建复杂环境,可直接调用预置的气象数据集和模型框架,将项目筹备时间从数月缩短至几天,让研究人员更专注于科学问题本身。

    同时,OneScience平台实现了研发效率的百倍提升,加速了本地关键技术的突破周期。“OneScience平台的核心能力在于将科学大模型的开发周期从月级压缩到小时级,实现三小时开发一个模型。”李柳直言,这将有效缩短科研团队的研究时间,在生物育种、新材料研发、黑土地保护、空气质量预报等我省优势领域,科研团队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假设验证和模型迭代,显著加快科研进程。

    AI计算开放架构的核心价值在于“以集群创新破解算力瓶颈,用普惠算力点燃科研引擎”。李柳说,未来,中科曙光将持续深化与黑龙江的合作,通过技术开放与资源整合,让高性能计算真正成为推动龙江科技创新的“加速器”,助力地方产业升级与科学发现。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