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经济农业
    画中的丰收与田野
    绥化以文艺活动激活黑土文化魅力

    联展。李淑新摄

    市民观看展览(资料片)。 张学彬摄

    □韩鹏宇 本报记者 董新英

    黑土地,孕育着无限生机与希望,是丰收的基础;农民画,是黑土地上绽放的绚丽花朵,用笔触描绘丰收盛景……

    今年9月23日,秋分,中国农民丰收节当天,“田野丹青乡土风·第八届黑龙江省农民画作品双年展”在绥化市美术馆开展。在稻浪滚滚的金秋,黑土地上开镰庆丰收;美术馆内,一幅幅农民画描绘着农耕场景和丰收故事。这是一次伴随着丰收的喜悦展出的主题画展,也是绥化市以文艺活动呈现寒地黑土文化的生动注释。近年来,绥化市依托资源禀赋,培育创作土壤,不断深化文艺创作实践,让寒地黑土迸发文艺活力。

    源于农耕

    让乡土风情融入水墨丹青

    “农民画是全省文化品牌。绥化农民画创作根植于寒地黑土,源于农耕生活,又展现出新时代生产生活变化的特点,形式越来越丰富。”绥化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阚生波介绍,此次展览集中展出120幅农民画佳作,吸引了全省各地的农民画作者、书画爱好者参展,生动展现了黑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乡村振兴的蓬勃气象。

    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农民画艺委会主任孙铁成是土生土长的绥化人,他告诉记者,本次展览中的作品题材广泛,主要描绘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场景以及农民日常生活、农村风俗风情等内容。创作者多为土生土长的农民,以浓烈色彩勾勒黑土地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也定格东北大秧歌、满族剪纸等东北民俗风情。

    “画里的稻穗比人高、玉米像金棒,既藏着农民对丰收的期盼,也透着寒地黑土的物产丰饶。”参观的市民说,画里画的就是身边的“丰收故事”,还有浓郁的东北农村风情,看着太亲切了。

    文艺绘丰收,黑土谱新篇。为了让乡土风情融入“水墨丹青”,绥化市文联以“鼓励创作、提升质量”为核心,打出特色发展“组合拳”,不断丰富“文艺+”的内涵。“文艺+廉洁文化”“文艺+红色文化”,让党的理论方针通过画作走进群众;“文艺+文旅”,开发农村生活主题藏书票,设立“文艺界采风基地”,让文艺工作者创作有阵地、有成果。绥化市文艺创作取得丰硕成果,在省展和国展中屡获重量级奖项。

    跨域联动

    寒地黑土遇见“我的阿勒泰”

    黑龙江省文联统筹协调、绥化市文联策划,在线下展出的同时,一场“黑土绘丰年 雪山映丹青——绥化阿勒泰农民画线上展”实现了跨地域联动,让寒地黑土遇见了“我的阿勒泰”。“这次农民画双年展,不仅是我省农民画的一次集中亮相,更是一场跨越地域的文化对话。本次展览特别邀请了阿勒泰地区农民画群体的20件作品参展。”阚生波说,这是一次跨越3000多公里的艺术交流,让寒地黑土风情与草原风光完成一次独特对话。

    联展期间,两地艺术家进行充分交流,分享创作经验。农民画画家分享黑土农耕题材创作技巧,阿勒泰画家传授草原风情画的色彩运用方法,为两地农民画创作注入新灵感。线上展评论区有网友留言感慨:“从黑土稻浪到雪山草原,都是中国农民丰收的喜悦,太美了。”

    据悉,中国文联持续开展“与人民同行”“艺润边疆”等文艺志愿服务活动,黑龙江省文联以“服务基层、激活特色”实现“中国当代版画双年展”等国家级展览“从无到有”的突破,更推动13个市(地)文艺志愿服务组织全覆盖。绥化市委宣传部将文艺工作纳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全局,以“植根黑土、服务振兴”开展多项文艺实践活动。以此次展览为例,绥化作品聚焦黑土地,《种豆得豆》《扭起秧歌庆丰年》等作品均以描绘丰收场景为主,《大集还是那个大集》《我的家在东北》则展现了民俗记忆。而阿勒泰作品则尽显草原风情,《收获》《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驼铃乐舞伴歌行》勾勒出边疆生活的鲜活图景。

    艺润黑土

    用文艺力量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绥化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吕英斌介绍,“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民画不仅是群众表达心声的艺术载体,更成为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桥梁,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绥化市持续培育创作人才、搭建交流平台,推动农民画从‘田间地头的创作’成长为‘享誉全省的品牌’,多个县(市、区)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大批作品在国家级赛事中获得佳绩。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创作者们对黑土地的深情眷恋,更是龙江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生动见证。”

    吕英斌说,跨地域的文化交流活动,让文艺工作者能够“走出去”“请进来”“动起来”,更好地进行艺术上的交流和共鸣。绥化市鼓励广大文艺创作者将文艺创作融入寒地黑土主题宣传,进一步提升绥化市在文化层面的美誉度和知名度,用文艺作品和文化活动讲好新时代的振兴故事。

    秋风拂过黑土地,稻穗摇曳、画作生辉,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壮美篇章正通过文艺作品来诠释。据介绍,两年来,绥化市文艺创作者围绕文旅主题创作农村题材作品千余幅,未来,绥化市文联将继续深耕寒地黑土文化,让文艺更好地服务农民、赋能丰收,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文艺力量。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