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经济农业
    大豆亩产625斤!党建引领装满“粮袋子”

    当金色光晕漫过豆荚,北大荒集团八五六农场第七管理区240亩“党建赋能∙共享幸福”水肥一体化大豆高产创建示范田迎来丰收季。经专家组测产验收,这片种植“垦农34”品种的大豆示范田,亩产达到625斤,远超辖区普通大豆。高产的背后,是一套精细化种植技术的落地,是一场党员志愿服务的攻坚,更是一份惠及5个困难家庭的增收承诺。

    水肥一体化大豆高产创建示范田迎来丰收

    2025年,八五六农场党委以“党建赋能、共享幸福”工程作为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深化“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服务岗上”的实践路径,在第一、第四、第七管理区共选取480亩旱田进行作物水肥一体化科学种植。

    其中,第七管理区“党建赋能、共享幸福”水肥一体化高产创建示范田,从播种之初便锚定“高产”与“助贫”双目标,通过技术赋能实现增产,力争在保证正常收益基础上额外增收5万元,为辖区5个困难家庭各解决1万元生活扶贫资金。为达成目标,第七管理区党支部围绕“垦农34”大豆品种特性,制定了全周期精细化管理方案。

    在种植技术上,他们打出“组合拳”,精细选种环节,通过分级筛选出大、中粒种子,按同粒型播种确保苗齐苗壮;种子处理时,在传统防病防虫包衣基础上增加拌种肥与植物生长调节剂,既提升种子活力,又增强作物抗逆性与固氮能力;整地播种阶段,采用大马力机械实施1.3米大垄“垄四”模式,同步深施基肥,实现2.8万株/亩的保苗密度,播种时,还利用改装设备淋施大豆根瘤菌,进一步提升固氮效果。

    大豆收获作业

    生长关键期的管理更显精准。今年大豆花期恰逢干旱,面对“大豆开花垄沟摸虾”的需水关键期,管理区党支部依托水肥一体化系统及时开展精准滴灌,化解干旱危机,同时,党员干部每天巡田监测,根据作物长势精准施用含氨基酸、腐殖酸的叶面肥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科学配置杀虫剂,全方位保障植株抗逆性与群体质量。

    科技因素保障大豆高质量生长的同时,党员志愿服务则成为降本增效的“关键一环”。生产全环节中,第七管理区党支部在职党员主动帮助完成2400斤大豆种子精选分级,节省费用2700元;承担种子包衣作业,省下人工费600元;党员干部驾驶农具完成旋地、耙地、播种等作业,节约外包费用8000元;播种期间承担加种加肥辅助工作,节省人工费1200元;自行设计制造管道铺设设备,省下500元成本,在12万米管道铺设过程中,省下农用车费1400元、人工费6300元。党员志愿服务直接节约成本达到2万余元。

    大豆收获作业

    如今,沉甸甸的豆荚不仅见证着大豆亩产625斤的佳绩,更为八五六辖区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科技支撑、种植户受益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幸福的种子正在黑土地上生根发芽,结出更多惠及百姓的“致富果”。

    文/张雪茹 记者 姜斌 刘畅 摄/王金彬 李常熹 张雪茹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