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经济农业
    未来已来 数字浪潮中的龙江答卷
    第四届数贸会现场直击

    黑龙江展区。本报记者 付宇摄

    VR智能眼镜。

    □本报记者 付宇

    9月的杭州,丹桂飘香,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在此举行。黑龙江展厅内,科技感十足的互动体验、虚实融合的创新应用,吸引了一批又一批观众驻足。在这里,AI不再是遥远的概念,而是触手可及的解决方案。

    “输入‘许仙和白娘子断桥相遇’,点击生成。”在国富融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展台,工作人员轻触屏幕,短短90秒内,一段完整的分镜剧本、六格情节漫画甚至动态漫剧便跃然屏上,围观人群中不时发出惊叹。

    这款名为“触手AI漫画系统”的产品是全球首创,背后是2亿动漫数据、250万姿势角色脚本数据的支撑,目前已吸引了来自60余个国家、300万创作者。企业负责人焦惠颖手持笔记本电脑现场演示:“系统支持用户任何天马行空的想法,随心所欲地实现比如科幻、萌系、国风、科普、悬疑等各类题材,用户可自由调整格子布局、人物造型甚至对话气泡风格。”

    “我们不仅是技术展示,更致力于产业生态构建。”焦惠颖表示,下一步将把系统引入黑龙江高校设计专业,通过产教融合平台培养本土AI人才。

    “请把镜头转向左边那只螃蟹,对,就是钳子最大的那只!”在四福科技的“元宇宙农贸大集”体验区,采购员李女士正通过APP与现场虚拟远程在生鲜超市的商家营业员实时互动。屏幕上,生鲜柜台的实时画面清晰流畅,每棵蔬菜的纹理、每条鱼的鲜活度都一目了然。

    “传统生鲜电商最大的痛点是‘所见非所得’。”市场总监孙甜甜举着手机展示APP功能,“我们通过1:1还原的虚拟场景和实时摄像头,让消费者像亲临菜场一样挑拣商品。”现场体验者纷纷尝试“指定购买”功能——选择具体某棵白菜、某块排骨,商家将按选中实物精准配送。

    项目负责人张凯强介绍,该技术目前尚无同类应用案例,此次数贸会获得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先锋奖“新锐奖”正是因其创新性,未来二期三期项目还将增加更多新颖功能。

    无障碍全屋智能管家、智能陪护机器人、智能翻译机……哈尔滨亿时代数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带来的展品成为展会上的“温度担当”。

    智能翻译机前,听障观众王先生正在体验翻译功能。当工作人员说出“欢迎参观”时,AI手语翻译数字人立即呈现出生动的手语动画。“我们已在全国150个公共场所部署该设备。”总经理陈威钢指着演示视频介绍,“在哈尔滨某三甲医院,设备帮助听障患者独立完成挂号就诊;在地铁站,它成为无障碍出行的‘沟通桥梁’。”展台上摆放的专利证书见证着企业20年深耕:参与制定13项国家行业标准,拥有40余项软件著作权。

    除了智能手语翻译机,亿时代公司还带来了无障碍全屋智能管家系统,该系统已通过国家EAL2级安全认证。一位来自上海的采购商表示,“科技的温度,体现在对每个群体需求的精准响应。”

    “请输入产品关键词:东北有机大米。”在黑龙江卓特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展台,公司总监王景向“鲲炬AI”系统发出指令。短短3分钟,1号数字员工已完成文案创作、视频剪辑并发布至四大平台;当模拟用户留言“想了解价格”时,2号数字员工立即推送报价单并标记“高意向客户”。

    “这相当于为企业配置了全天候运营团队。”王景介绍,这套系统于今年9月上市,已应用于建材、餐饮、财税等多个行业,不少客户反馈使用该系统后,客户转化率大幅提升。

    漫步黑龙江展厅,我们看到了科技预言中的“未来”悄然落地。黑龙江省正以扎实的产业基础、包容的应用场景和持续的创新投入,在这场数字革命中写下属于自己的答卷。正如一位参展商所言:“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只是AI技术展示,更是一个传统工业省份的数字化转型样本。”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